科技让博物馆从传统走向未来(3)

光山新闻网 李晓华 2019-05-17 10:07:05
浏览

王春法:至少在三个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在征藏上加大对科技文物的征集力度,而这恰恰是许多博物馆普遍欠缺的部分。我从科技行业来,深知科技史本质上是人类智力施之于自然现象所产生的思想火花迸发、燃烧的过程,因而是面向全社会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学科载体,博物馆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也应该把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代表性物证收集、保存起来。也正因为如此,去年,我们征藏了理论物理学家马中骐获得的新中国“第一号”博士学位证书,这件钱三强于1982年3月4日签发的紫红色封面、印有金色国徽、编号10001的学位证书在国博“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首次亮相。我们还先后征藏了著名高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捐赠的L3实验用锗酸铋晶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捐赠的带有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研制团队集体签名的试验队队旗和9枚载人航天器发射任务队徽,以及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捐赠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载荷及手稿资料。今后,我们还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让更多的科技发展代表性物证进入国博。

二是举办科技相关展览。去年我们举办的“创造的力量——美国十九世纪专利模型展”是我们调整展览结构的初步尝试,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今后我们还将举办多个科学家专题展,比如哥白尼展、爱因斯坦展等等。从长远来看,我们还要开设一个科学与工业展厅,系统梳理中国古代至现当代的科技发展脉络,用科技进步的代表性物证,充分展示现代科技的伟大力量,展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展示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的无限可能。

三是探索科学与艺术融合碰撞的途径方式。具体说来,就是以科学与艺术为主题开展学术研讨,举办展览展示活动,支持鼓励艺术家和科学家相互交流、相互激荡,引导艺术家们创作更多科学技术题材的美术作品。今年将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的艺术与科学专题展览,以及拟从国外引进的主题展览,就是在这方面开展工作的初步尝试。

《中国科学报》:近些年来,由于全球信息革命的突飞猛进,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也纷纷进入文博领域,使博物馆的存在方式、运营方式、展现方式也不断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去年,国博启动了智慧国博建设,我们如何理解“智慧博物馆”这个概念,该项目有什么具体的目标、规划?

王春法:博物馆不光是历史文物集中地,更应该成为当代先进技术应用的荟萃之地。随着人类社会走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阶段,博物馆的智慧化将会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

但是,首先,目前关于智慧博物馆建设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标准,没有人能够清晰地描绘出智慧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很多博物馆都在尝试VR、AR、沉浸式观展,人们在逛博物馆的时候,还可以享受文物拍照识别、语音智能导览等技术服务,于是很多人以为这就是博物馆智慧化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智慧博物馆并不只是简单的建立一些应用系统和多媒体展示,而是需要建立一整套“人+ 物 +应用 + 管理”的多端融合体系。

其次,国博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欠账太多,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太大。我提出建设智慧国博项目,就是要以感知、数据、决策、行动和评估为关键节点,全力提升国博的智慧化水平,实现弯道超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重点是通过数据采集、清洗、挖掘、管理建设国博的智慧大脑,并以此为龙头建设智慧楼宇、智慧库房、智慧文保、智库展示、智慧传播、智慧设计等系统,实现应用系统之间信息共享,到2021年初步建成设施智能、数据融合、管理精细、服务精准、安防协同的智慧国博运营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