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沉浮录:从杂货市场到“第一商业街”
王府井沉浮录:从杂货市场到“第一商业街”
1956年,中国照相馆从上海迁到北京,在王府井开设门店。中国照相馆供图
12月22日晚,一群女孩在王府中环的圣诞树前合影。
12月17日晚,王府井步行街上的游客依然很多。A16-A17版图片(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吴靖
改革物语
王府“井”是明朝中叶以来的一口水井,有数百年历史。据考证,该井是一口甜水井,水质清澈透亮,甘甜可口,是难得的稀缺资源。上世纪20年代,老井在街上消失了踪影,直到1998年王府井大街整修改造时才被意外发现,并保护起来。
北京东长安街旁的王府井大街被称作“金街”。
810米长,40米宽的大街两侧有商业设施176家,文化艺术设施11家,街区范围内还有多家文物保护单位、13家五星级酒店。百货大楼、东安市场、中国照相馆、首都剧场、外文书店、老舍故居等颇负盛名的商业、文化机构全都集中在这里。
这里还有32个百年老字号、中华老字号品牌,或许住在附近的老北京也不一定能把每一个都说上来。
但他们大多记得,开国总理周恩来曾到这条街上的中国照相馆拍照,去盛锡福买过帽子,还把全聚德的“全鸭席”选为了国宴。
作为中国第一商业街,几十年来,王府井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的商业兴衰史,启发、带动了全国各大城市步行街的兴建、发展、改造。上海南京路、成都春熙路、重庆解放碑等一批现代化的商业街,在大江南北先后涌现出来。
如今的王府井,被形容为“厚重、多元”,在传统之外又被注入了众多时尚的新元素。这里平均每小时有25万人进出,相当于中国一个县城的人口。
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购的同时,这里依旧充满活力。
其他商场没有的东西,这里都有
12月22日晚9点,室外气温已接近零下10℃,两个路人匆匆赶来,低头对着步行街最北侧的一个角落拍照。
那个角落里是一口井,四周被不足50厘米的铁柱围着,井盖上印着密密麻麻的字,灰色的印痕写满了年轮,王府井的名字由此而来,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慕名而至。
王府井的热闹,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那时,王府中环还不存在,中国照相馆还没迁进北京,APM购物中心的位置还是东安市场。
49岁的张恒燕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在她的印象里,最初的东安市场(后更名东风市场)是一个瓦楞铁盖起来的大平房,地上砖头缺角。市场里的卖家过去是街边摊贩,“里面什么都卖。”
物品短缺的年代,公交车一到王府井,就有一大拨人揣着布票、布鞋票等下车,紧接着又有一大拨人拿着布料、衣服、糖果、鞋子涌上来。
真正意义上的商场是1955年开业的北京市百货大楼,在东安市场斜对面,6层高,号称“新中国第一店”。百货大楼开业时,《大公报》称其“可以同时容纳一万五千个顾客,一天可以接待十万多个顾客”。
百货大楼开业的第二年,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繁荣服务行业”的号召,中国照相馆、四联美发厅、普兰德洗衣店、蓝天服装店等一批服务业企业从上海迁到北京,陆续在王府井、西单、东单三大区域落户。王府井大街也因此成了一条商业街。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逛王府井意味着买到最时髦的商品,获得最优质的服务。
58岁的许建波自1979年在中国照相馆工作。他记得,上世纪80年代时常有山西人到中国照相馆拍洋气的西式婚纱照。当时,不少山西人因为煤矿经济暴富,流行北上旅行结婚。许建波说,最多的一天,他和馆里的师傅接待过200多对山西夫妇。
“我们馆里给好多歌星、影星拍过肖像照,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也在我们这拍。”许建波说。
离中国照相馆不远的百货大楼以商品种类多、质量好而闻名。呢绒绸缎、中西乐器、特种工艺品……北京市其他商场没有的东西,在这里都能找到,只是需要凭票购买。
1982年,23岁的张福明从军队转业后被分配到了百货大楼的出国人员服务部。彼时,那是全北京出国人员购置物品的地方,1200平方米大营业厅里,风衣、西服、大衣、睡衣、领带、化妆品、旅行箱应有尽有。“就连百货大楼里没有的,这里也有,比如当时流行的男士三接头皮鞋。”
在计划经济年代,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下,百货大楼是唯一一家被批准享有全国采购权的零售企业。不仅能从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进货,甚至还能销售国外的进口商品。
市场意识的觉醒
1984年,张福明调到了百货大楼的家部,负责计算每种商品的售卖价格。当时,中国还在实行计划经济,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商场的成本价一样,零售价也一样,都是北京市统一规定的。“比如同一品牌同一款式的手表,在百货大楼卖180元,在西单的商场里也只能卖180元。”
由于商业体制的限制,王府井大街的商业机构还不懂得什么叫市场、什么叫竞争。
1984年,《经济日报》曾在这里进行过一次实地调查:从王府井南口到灯市西口一公里长的街面上共有130家商店,经营日用百货、家用器、服装、鞋帽、书籍等各类商品,还有的店铺不卖东西,而是提供修理等服务。
不过,130家商店中的26家,在下午五六点太阳还没落山时便关门闭店;另外92家较大的国营店铺,在晚上7时30分前全部停业。
当年3月15日,《经济日报》在头版右上方发表了一篇题为《让王府井大街亮起来》的评论,呼吁街上的各种商铺延长营业时间。
《经济日报》的评论发表半个月后,百货大楼、东风市场的营业时间延长了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其他商店的灯光也亮得更长了。
或许从那时开始,市场即将松绑的信号就在陆续发出。1985年后,经济建设的中心从乡村转移向城市,中国大部分城市逐步放开了部分日用品和商品价格,各企业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
几乎与此同时,除了王府井之外,北京东单、西单等颇具竞争力的商业圈开始形成。要想在竞争中做得更好,必须开动脑筋。
1984年,百货大楼成了第一批自负盈亏的国营企业之一。此前,它的所有权、经营权均归国有,效益好坏都由国家负担。在百货大楼工作多年的一名高管说,“经营权是慢慢转移给商场的,一开始,百货大楼只承担10%的亏损,后来逐渐变成全额承担”。
为了降低人力等成本,百货大楼推出了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引厂进店。在百货大楼工作了28年的刘汝水说,引厂进店是指商场将柜台直接出租给厂家,由厂家供货,并直接派人到商场里销售,厂家给销售人员发工资。
“这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上述高管说,比如卖剃须刀的、卖钟表的小企业,都能在百货大楼里设立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