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惩戒治疗抑郁症被指施暴 警方介入调查(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07 14:10:15
浏览

  有个爱打游戏的男孩,认为自己就是游戏里的“李元芳”。居裕然和工作人员拿着马克笔,在男孩的脸上反复写他真实的名字,一边写,一边骂“不认祖宗、不是人”。后来,男孩的故事被“大爱无疆”当作正面事例在官网宣扬。

  苏星还看到,营里有中途擅自离开的男生,回来之后,被一群人按倒在地,“使劲地扇他耳光、用筷子撬他的嘴巴、还把椅子直接砸向他。”

  她吓坏了,第二天就偷偷买了回家的机票,在机场报了警称居裕然“搞传销”。因为没有证据,警察将苏星送回了游学营。

  回到游学营后,居裕然说苏星犯了错,必须接受“惩戒”,掏出了一根30厘米长的戒尺,和苏星父亲一起打了她30下,打到屁股上全是伤。

  居裕然从不避讳“惩戒”的事实,甚至把它当作一个宣传的噱头。据“大爱无疆”公众号介绍,用戒尺“惩戒”被称为“喝汤”,因为“戒尺是竹子做的,简称‘竹片’,打在身上‘噼里啪啦’响,‘汤’即被惩戒者灵魂深处流下的眼泪,戏称‘竹片噼啪汤’”,是该机构“最具特色、最为震撼的精神大餐”。

  “虽然法律规定了不能打子女,但我极力拥护老祖宗的‘惩戒’的遗训,惩戒是一种家风、家规”。居裕然对新京报记者说,“惩戒”和殴打不同,是有度的,他们只“惩戒”18岁以下的孩子,一次打男孩的手或屁股30下,女孩的手或屁股20下。

  “‘惩戒’的目的在于让孩子知道做人做事的底线,不能以下犯上,很多孩子被‘惩戒’之后都是心服口服。”居裕然说。

  接受“惩戒”后的苏星想,不如装乖熬过这几天。她不再反抗,在饭桌上听话地给居裕然敬酒,还让父亲挽着自己的胳膊,装作很亲密的样子。“但我心里的想法是完全相反的,只是不想再挨打。”

  无法弥合的鸿沟

  在游学营顺从地继续待了三四天后,苏星和父母一起回到了湖北老家。带回家的还有居裕然赠送的一把30厘米长的木戒尺,上面印着他的“语录”:“原则面前绝不让步、感情面前绝不含糊。”

  这趟游学营之后,妈妈李芳把居裕然当成了指引自己家庭的明灯。每天,她都会诵读居裕然赠送的《居说集》,还会抄写、背诵,“居说,内心光明,人生才能光明”、“居说,道德的本质,是心中有他人”。不仅如此,她常常在“大爱无疆”建的微信群里反馈自己的阅读心得。

  她和丈夫跑遍各地参加居裕然的“大讲堂”,第一次4800元每人,之后每次收费几百元。“大讲堂”中,居裕然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讲“成功”的案例,除了家庭关系外,他还讲职场关系等各种话题。

  在一次讲座时,居裕然提到“有四个厕所的房子风水不吉利”,李芳想到自己家正好有四个厕所,便盘算着要不要把房子卖掉。

  只要碰到问题,李芳都会说,“要不要打电话问问居爸?”她认为,居裕然的眼光很“毒辣”,一针见血地看出了家里的主要问题是对孩子的溺爱,而且每次回消息都非常及时,“能让我们在慌乱的时候镇定下来,给我们一个方向”。

  但苏星却觉得,和父母之间的鸿沟不但没有弥合,反而变得越来越大了。

  以前,父亲几乎不对苏星使用暴力,但从游学营回来以后,苏星被父亲打过两次。第一次苏星的手被打骨折了,刚打上石膏没多久,又和父亲发生了冲突,石膏碎了一地。

  回忆起这两次冲突,李芳对新京报记者说,“是我们太心急,对‘惩戒’的执行不到位才造成的。”

  深信不疑的家长们

  24岁的王梦在参加“大爱无疆”的游学营后,家庭关系也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