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得到烟雾尝得出水质 “城市大脑”让城里人脑洞大开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4-23 10:21:01
浏览

  “闻”得到烟雾 “尝”得出水质 “防”得住拥堵 “看”得见危险

  “城市大脑”让城里人脑洞大开

  叶晓楠 段钇男 田春雨

  4月9日,在2019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智慧城市论坛上,“通州城市大脑·生态环境平台”入选“2018智慧城市十大样板工程”。  

  “城市大脑”可以助力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利用城市的数据资源优化调配公共资源。目前,“城市大脑”已经在杭州、衢州、苏州、北京等城市先后落地,支持当地交通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创新实践。

  “北京通州是将‘城市大脑’应用于生态环保领域的较好案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智慧城市(综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格林菲尔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道,“‘城市大脑’会成为未来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

  可感知工地扬尘、道路遗撒

  工地扬尘、裸露地面苫盖、渣土运输车管理……过去,这些环境污染问题主要依靠人工筛查,而如今在北京通州,这些问题都能通过“城市大脑”自动感知。在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平台试运行的近一个月里,通过流程再造,已实现了跨业务、跨部门的协同办公和“一网通办”的提升。

  作为生态环保领域“城市大脑”平台,通州“城市大脑”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走在了创新前列。2018年,通州区结合北京市“大数据行动计划”总体部署,瞄准城市副中心在建设、治理中工地扬尘、道路遗撒和渣土车缺乏统筹管理的痛点需求,率先提出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区级生态环保领域的“城市大脑”,通过全面感知、智能识别、流程创新,来推动全区在数字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表示,该平台主要有全面接入、智能感知和一口通办三个特点。

  全面接入,是对于155平方公里的通州核心区域完成了环境监测的智能化改造,打通了区城市管理委、住建委、生态环境局等多部门的信息平台,接入1437路视频、1100个大气预警传感器;每1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次全区域视频扫描。

  智能感知,项目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技术,在视频探头覆盖的区域内,针对工地未苫盖、渣土车未苫盖、道路遗撒等问题,基于视频智能算法,实现全天候自动识别和发现。

  一口通办,对于识别的各类环境问题,在不增加政府人力的情况下,通过流程再造的方式,通过网格办一口受理、统一分派来解决。此外,还梳理出一套“从AI感知,到智能生成事件,到网格办统一受理,到各职能部门处理,到最后办结反馈”的创新流程,实现了数据流与业务流的完美融合。

  “该平台还可以基于数据分析进行智能决策,通过数据的沉淀与分析,逐步掌握各类问题的规律,为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优化业务和服务流程,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供了数据和智能支撑。”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可调度城市交通、操控无人机

  除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外,“城市大脑”已经在杭州市、衢州市、苏州市、上海市等城市落地,支持当地交通治理、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创新实践。

  2016年,阿里云与杭州市合作发布首个“城市大脑”,打造城市智能中枢。“城市大脑”在杭州市萧山区开启试点,如今已经覆盖全杭州420平方公里,相当于65个西湖。

  阿里云公司向本报介绍,在引入“城市大脑”后,2018年,杭州从全国排名第五拥堵的城市,降到了第57名。“城市大脑”通过先进的视频识别技术和数据智能算法,对1300多个路口进行调控,拥堵指数下降了3.5%。

  灯会、演唱会、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举办期间,交管、消防等公共服务部门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障公众安全和交通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