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五四晚会上的科学精神课 你有认真听吗?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19-05-06 16:55:19
浏览

  青年演员白宇戴了眼镜,手里拿本共产党宣言。此刻,他是老师。

  “这堂课,我们就来讲讲科学精神。”

  

这堂五四晚会上的科学精神课 你有认真听吗?

  白宇

  科学精神并不虚无缥缈,它真实地体现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身上。

  “追求真理,热血报国,从来都是科学精神的一体两脉。”他说,“科学,呈现于图纸、公式、推理,每一位科学大师的精神汇成了国之血脉。”

  在央视五四晚会的科学精神课里,出现了由五位大学生诠释的五位科学大师——竺可桢、李四光、邓稼先、陈景润和师昌绪。

  名字你我或许都熟悉,但他们的故事仍能讲很久。

  

这堂五四晚会上的科学精神课 你有认真听吗?

  竺可桢(1890-1974)

  他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

  竺可桢在美国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1918年回国之际,面对的却是满目疮痍。当时,中国仅有两座测候所,而且都由外国人控制。他感慨,这是一种耻辱。

  1927年,中央研究院创办,蔡元培找到竺可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任所长。任所长16年来,竺可桢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国设立了百余个气象观测点。1930年起,中央气象研究所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这也是中国独立发布气象预报的开端。

  对浙江大学来说,竺可桢这个名字,更具特殊意义。他是浙大风雨飘摇之际的校长,战火之中,他带着浙江大学1000多名师生走上西迁之路。

  他本不愿当这个校长,“不善侍候官长,亦不屑为之”;但“若于浙大有所补益,亦愿全力以赴”。

  他说,想要让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首先应该培养一种“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他还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千万不要有做大官赚大钱的想法,否则就有变成贪官污吏的可能。

  浙大在抗战硝烟中奇迹般崛起,被人称作“东方剑桥”。

  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分管生物和地学领域。

  竺可桢为后人留下的,不仅有他开拓的科学事业,还有从1936年到1974年间共计800多万字的日记。

  去世前一天,竺可桢仍记录下了当天的气温和风力。

  

这堂五四晚会上的科学精神课 你有认真听吗?

  五四晚会上的竺可桢,浙江大学蒋博文饰

  

这堂五四晚会上的科学精神课 你有认真听吗?

  李四光(1889-1971)

  这位新中国地质学奠基人,小时家境贫寒。14岁时,他独自到省城求学,填资料时写错了名字,才阴差阳错成了李四光。

  他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也在北京大学教过书。新中国成立后,本已留在欧洲从事科研的李四光,和妻子一起回国。

  他用实地考察,证实了中国冰川遗迹的存在;他运用地质力学原理,建议中央将石油普查工作作战略东移,帮助发现大庆油田,之后,又找到了大港油田、胜利油田等,粉碎了“中国贫油论”。

  他一直念兹在兹的是地震预报。在生命的最后7年,李四光还指挥和领导着中国地震预报的工作,也曾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地震的预兆。他提出了地应力测量的概念,认为通过观测地应力情况可以预报地震。

  不过,这些工作他还来不及总结,便溘然长逝。

  李四光有句名言——“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他曾说,搞科学研究,心只管细,胆只管大。“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

  

这堂五四晚会上的科学精神课 你有认真听吗?

  五四晚会上的李四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杜俊鸿饰

  

这堂五四晚会上的科学精神课 你有认真听吗?

  邓稼先(1924-1986)

  这位两弹元勋的名字,已经感动过无数人。

  1958年,34岁的邓稼先接过研制核武器的任务,从此走进大漠荒烟,从此隐姓埋名,从此再也顾不上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