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纪念故去亲友:泥里活着 云上纪念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5-08 09:10:02
浏览

  泥里活着 云上纪念

  张依依在18岁这年意外坠楼身亡,她的发小姜鸿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愣怔了好一会儿,然后就躲进了被窝,哭着哭着睡着了。

  姜鸿不敢回家,怕回到那些和发小一起走过无数次的街道。两个月后,姜鸿逐渐接受了她离世的事实,到豆瓣公墓里发了一个帖子,写明生平,算是将她“埋”在了这里。

  张依依从小就热爱电影,看过3200多部片子,读过许多电影理论书籍。姜鸿觉得,对她而言,聚集了影视和书籍爱好者的豆瓣也算一块“风水宝地”。  

  至今,这个公墓里埋葬过46段关于死亡的故事。这是一位用户在7年前创建的小组,初衷是为了纪念故去的豆瓣用户。后来随着关注人数的增多,便不局限于豆瓣用户。不管你与他是线上还是线下认识、有怎样的交情,哪怕只是逛过他的主页,仅仅是知道世界上曾经存在过这么一个人,都可以为他开一个帖子,供自己和其他用户缅怀。

  这种追思是大家自发进行的,没有什么约束和程序。不像现实中的公墓,祭扫、献花都有讲究。

  点开小组,排列整齐的帖子像是一块块林立的墓碑,标题上镌刻着姓名和生卒年月,一些帖子缺少这个信息,就打个问号,等着知道的人来补全。有的帖子里附上了逝者的豆瓣主页链接,主页里记录着它的主人曾读过的书、观过的影、听过的歌。

  有人在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后发了几条广播给养的猫找领养人,有人告诉大家她的愿望是活到女儿4岁生日,而更多的人是毫无征兆、悄无声息地,用和平时一样的语气写日记,写广播,然后就再也不曾更新。

  到现在,豆瓣公墓小组已有6000多人关注,这些以年轻人为主的组员们丝毫不理会死者和墓地不吉利的传统观念,不在乎是否到了清明、中元,他们随时随地对着帖子悼念,对着逝者的主页感怀。他们相信,只要有人纪念,逝去的人一直都存在。

  像这样的网络公墓不只存在于豆瓣。微博账号“逝者如斯夫dead”每天记录一位逝者的故事,近8年时间里,获得了52万粉丝的关注。

  建号初期,林东平需要自己寻找死亡故事。通常在个人离世后,亲友会在微博上代发博主故去的消息,或是在评论中表达悼念。林东平就以“死亡”“去世”“安息”等关键词进行搜索。

  搜到已经离世的逝者账号后,他并不立即发布信息,会先点下关注。关注一段时间,反复确认账号主人的死亡之后,他才开始一一翻阅逝者生前发布的微博,总结出一段140字的文字,用林东平的话说是“给别人写墓志铭”。概括别人的生平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他来说并不容易,有时他会为了一句话或一个词反复修改,他怕出现误会,惹得逝者亲友不快。

  这个账号关注的2000多人里,大部分都已不在人世。微博助手还曾给他发信息“我们发现你关注的人没发新微博,所以为你推荐了一些。”只不过微博助手推荐的账号主体都是活人。

  随着粉丝数量的增多,私信也多了起来,有时未关注私信有上千条。越来越多的人把这里当作一个网络公墓,主动提供逝者的信息,把已故的人“葬”在这里。

  发布最多的,是亲人的离世消息。当身边最亲近的人突然离开,生者的情感与思念总是显得无处安放。一个姑娘的父亲在7年前去世,她形容那时的自己“被天塌地陷的痛感裹挟着,无助到看见个树洞就想钻进去寻求安慰”。可身边没有太多朋友愿意听她一遍遍地哭诉,当她沉浸在悲伤里太久,只能靠自己爬出来。

  她把父亲的故事告诉给“逝者如斯夫dead”,得到了许多素不相识的网友的安慰,后来她仍然经常回看那条微博,她为父亲能得到多一点祝福而感到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