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纪念故去亲友:泥里活着 云上纪念(2)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5-08 09:10:02
浏览

  对于粉丝们来说,每天的一条微博只是一个故事,绝大多数的故事都以普通人为主角,没什么非凡事迹。对于死者的家人来说,却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林东平想让普通人的死亡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祝福。

  有时,找到一个可以寄存思念的角落并不容易,当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经常祭扫亲友实体的墓地时,生者只能借助网络公墓的形式寄托哀思。

  张月便是这样,她的妈妈去世了,由于夫妻离异,不能葬在夫家的祖坟,作为出嫁了的女儿,也不能葬到娘家一方。她左右为难,最后只能把妈妈葬在了远在老家的一块田地里,每年回去一次。她总觉得,不该让妈妈孤零零地一个人待在遥远的老家,可又没别的办法。

  她经常会忽然沉浸在思念妈妈的悲伤里,总是后悔不该让妈妈带孩子,如果她没那么劳累,就不会复发心脏病,也就不会离世。她怕看到妈妈的照片,不敢面对。

  偶然间看到了豆瓣公墓小组,她几乎没怎么想就发了帖。在她看来,即便是在云端的公墓,也让她有了一个念想,只要她一直思念她,也许妈妈就不会孤单。

  刀刀的朋友苏星已经自杀10年了,那时她才读高二。她已经记不清接电话时正在做什么,但另一头苏星妈妈的话常在耳边回响:“刀刀,你知不知道我们家苏星没了?”她形容那个声音“虚飘飘的”,让人听了有点害怕。

  苏星是班上的一个转校生。从一个普通高中转到了重点高中,她很用功,甚至为了节省洗头时间一直留着短发。即便如此,这个原本名列前茅的女孩还是排在了中上游的水平。她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总爱缠着刀刀,会用力挽着刀刀的胳膊。有很多次,刀刀觉得不适,甩开她,她随即又会黏上来。

  她出事的前一天还在跟同学借地理笔记,那个同学第二天带来了笔记,可她没出现在教室里。直到晚上接到那个电话,刀刀才意识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再也不会出现了”。

  刀刀后悔自己甩开她的手臂,苏星的前同桌后悔自己换了座位,也许是自己的离开伤了她的心,还有人遗憾自己没觉察到她的异常。似乎每位同学都在给自己揽一个责任。

  头几年的忌日,同学们还会发QQ纪念她,可后来也没什么人发了。刀刀把她葬在了豆瓣公墓,希望自己到了80岁也还能记得她,也想让同学们看到。“我作为班上第一个知道她死讯的人,莫名地有种使命感。”

  除了亲友之外,更多人在豆瓣公墓里纪念那些相识于豆瓣的朋友。刘硕是个80后,他有几个关注了10多年的朋友,翻译家孙仲旭,诗人马雁,还有利用黑胶和CD扫描为豆瓣音乐建立了6108个音乐条目、标注370多个派别,被称为中华音乐圈扫地僧的尚博臣。这些人离世之后,他经常去阅读他们曾经的文字,听那些尚博臣标注过的歌曲。

  他时常觉得,现实公墓里摆放着逝者的肉体,网络主页里承载的是主人的记忆和思想,肉体总会被分解,但这些思想会长存于此。在豆瓣公墓里驻足,颇有一种穿越生死来相逢的感觉,十分温暖。

  和刘硕一样,很多人都是在帖子里认识了周四维。这个被乳腺癌折磨的年轻妈妈,最终没等到2019年女儿的4岁生日。她发帖子记录了自己化疗、放疗的过程,到了最后时刻还在感谢豆友们留言和陪伴。她很快被放进了豆瓣公墓,接受着无数个陌生网友的悼念。

  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在豆瓣公墓上互相安慰,奉献着悼念也汲取着温暖。有人说,看完了一个个逝者的故事,更加懂得了生命的无常,变得更加珍惜身边人。也有人表示,可以理解那些主动选择结束生命的人,可无论面临怎样的情形,自己都不会放弃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