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纪念故去亲友:泥里活着 云上纪念(3)
林东平每天收到的私信里,也常有成百上千字的大段感悟。这些长久憋在心里、在现实生活中讲出来显得不合时宜又矫情的话语,像是被大坝拦截的河水,他每天坚持发布着不重样的逝者故事,总有人心里的大坝会决堤。
他喜欢这种被大家当作知心朋友的感觉,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有时候,只要他们肯讲出来,悲伤就会像水流一样流走。生者的不甘、悔恨、遗憾也应该如水流一般,随之而去。”
在最早的时候,林东平可不是这么想的。作为以微博营销为职业的人,他想的全是怎么涨粉、发什么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甚至设立“逝者如斯夫dead”账号的初衷,也是因为“能想到的账号类型都有人做出来了,我想做一个不一样的。”
在第一年发布的微博后面,他总要加一句“大家好,本人只关注微博灰暗的头像,阴气很重,关注谨慎。欢迎大家@我亡者信息”作为口号。就连头像,都是惊悚的死神镰刀图片。在死者故事的选择上,他也倾向于选择那些不同寻常的死法。
一次偶然的事情改变了他的想法。那是一位来自长春的25岁的网友,得了急性肺炎,希望能募集3万元住院治疗。他在临终前的一天连着发布数十条微博求助,可直到去世,最高也只有2个转发量。林东平感到惋惜,“如果有更多的人看到,他也许就不会死。”他能做的只是点下关注,成为这位网友的第26位粉丝。
此后,他便更加注重人情味,会在微博中加一些死者生活中的细节,也会转发一些求助信息。他不再靠夸张和猎奇的死法来获得关注,而是努力摸索引发大家产生情感共鸣的点,为生者带去一些安慰和力量。文末的口号也变成了“晚安,谢大家点蜡照亮道路”。
2013年厦门一辆BRT(快速公交车)爆炸后,他曾记录下遇难的几位乘客最后发布的微博。天津滨海爆炸时,他在微博中记录下了已经确认身份的6名战士信息和照片。他曾为马航空难一家五口人遇难表达哀悼,也曾为银川公交车纵火案的17名遇难者祈祷。中国女游客泰国遇难,汶川地震周年纪念,达州地陷,陕西神木矿难,他关注每一次的灾难和遇难的个体。
“逝者如斯夫dead”的特质决定了它关注的事件和人群,也注定了它难以变现。从2017年开始,林东平便把这个微博账号交给了一个专业的公司来管理。微博的格式更加整齐,内容也多了一些心理疏导、抑郁症、死亡教育等话题。
博主易人丝毫没有影响到粉丝的关注,经常有人在微博下留言,“希望有一天死了,也能被关注,谢谢。”“我每天都会陪博主陪伴这些已去的朋友,是个点灯小天使。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出现在你的微博上,希望永远不会,希望这日子一直都是美好的。”“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人世,博主也能给我发篇微博,能得到许多陌生人点的蜡烛,也就不算孤单吧。”
在豆瓣公墓里,也有人想趁活着的时候给自己开帖,还希望未来他的豆瓣好友经常来瞧一瞧。张宁身体无恙,家庭幸福,可时常觉得自己太过普通,没有人会在网络上安葬她,她害怕被大家遗忘。
在她26岁的时候,便开始考虑后事,后来不仅列下了财产、资金明细、如何安顿父母等,还做了个人数字资料清单。她觉得自己也应该给网上的朋友们一个交代,豆瓣公墓是个合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