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的“电”力在哪里(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16 14:51:50
浏览

  金汕:国产电影从来没有停止对体育电影的探索,从最早的《女篮五号》《沙鸥》到《女帅男兵》《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等,但给外界的感觉是除了早期少数几部体育电影外,之后的体育电影都让人罕有印象,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国产体育电影给人的印象是主旋律味道浓、荣誉性强,但一个问题是总是有“失真”的感觉。体育电影表象是体育,而真正要表达的是更为广阔的人生,所以如何用电影的手段和方式把国家责任和荣誉等价值理念融入到表现体育精神、人生的诠释当中,这是国产体育电影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一顶:不能说中国电影没有体育的土壤,《女篮五号》为何有人看,因为与那个时代人们的需求有共鸣。我想说,一部体育电影要与本国观众的需求要关联,要符合我们观众收视的习惯,能打动大家,比如《绝杀慕尼黑》,故事情节符合中国观众的口味,电影与受众之间的共鸣很重要。再者,谁作“厨师”来“掌厨”很重要,比如《李娜》,我坚信陈可辛导演拍的这个,肯定有人看,如果大家一听导演和编剧都是非常有名的,就会感兴趣。我们不能把体育电影做成一个纪录片,做成一个纯歌功颂德的东西,要有矛盾、起承转合、有惊喜、有流泪等,要通过艺术表达来做,如果能把这些做好,我相信中国未来会有很好的体育电影。此外,观众有自己的认知,我们不能脱离实际情况,比如你拍一个中国足球拿了世界杯冠军的,或者F1赛车夺冠的,大家肯定觉得你这是吹牛,因为我们并没有这样的实例,现实中没有一个好的素材,比如《空天猎》就很失败,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实例,大家觉得很假。

  中国体育需要“电力”

  白志标:体育展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积极的能量,更是文化的体现,所以需要多种形式来传播这种内涵,体育电影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大量的电影中都有体育的影子,更不用说众多的体育电影了。这些电影在奥斯卡奖项争夺中不落下风,如1976年史泰龙的《洛奇》获得了9项奥斯卡提名并最终拿下了最佳影片。2004年《百万美元宝贝》也获得了多项奥斯卡大奖。所以,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体育电影。

  金汕:中国当然需要现象级的体育影视作品,而且依照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也能产出有市场有体育内涵的作品,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改变观念,要让体育不再只是体育部门的体育,不再只是赛场上争金夺银的体育,而是真正的全民体育,出于内心热爱的体育,美国大多数体育影片传递的正是人们的那种对体育真正的热爱。而且,我们要去拍摄那些由真实故事而改写的体育电影,而不是凭空设想的“高大上”,这当然也需要媒体去真正深入到体育事件和人物中去捕捉和采写。

  许一顶:我们有很多可以拍的东西,需要大家去挖掘。我之所以很期待电影版的《李娜》,因为它会展示中国体育的职业化,展示由一个国家的机制转换成一个职业球员拼搏实现梦想的过程,她身上的故事具备电影的质感。实际上,我们也在尝试,而且也有不少成功的作品,只是大家觉得与《摔跤吧!爸爸》这样的经典之作相比存在差距。我们也在想,如果我们拍体育电影,如何与观众沟通,中国有自己的特点,必须要有符合这个特点的东西。应该说,体育和电影是两个体系不能生硬地扭合到一起,把体育和电影两个东西都做透才是关键,才能达到观众的要求。所以,这就要求“破圈”,我们电影行内的说法,就是要突破自己的圈子,要让所有人都喜欢,而不是只让某个圈子的人看,比如说体育电影,如果只让体育人看了喜欢,那肯定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