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彩?添堵?外援对中国职业体育究竟意味着啥
资料图:山西汾酒股份队外援莫兰德(白)在比赛中上篮。当日,在2019-2020赛季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CBA)常规赛第27轮比赛中,山西汾酒股份主场以119比109战胜浙江广厦控股。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20日电(王昊)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一些职业联赛的外援成为了网络热议的焦点。中超国安外援金玟哉在综艺节目中吐槽队友,外界担心CBA重启或采用全华班方案影响比赛观赏性,而英雄联盟季中杯海报上中国大陆多支战队的代表为外援也引起争议。
种种风波之下,外援,这个赛场上特殊的群体,对于中国职业体育到底意味着什么?
特殊的“淘金者”
对于中国的职业联赛来说,引进外援主要是为了增强竞争力和比赛观赏性。外援来中国“工作”,则很大程度是因为可以收获相对可观的收入。实力与薪酬成正比,在国内影响力较大的联赛中,外援比国内运动员薪水高也是普遍现象。
资料图:广州恒大淘宝队外援塔利斯卡(中)进球后庆祝。当日,在2019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28轮比赛中,广州恒大淘宝队主场2比0战胜上海上港队。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比如中超,按照足协2019年末出台的新政,新签约的国内球员每年工资上限为税前1000万人民币,国脚可达税前1200万人民币,而新签约外援每年的工资上限为税后300万欧元(约2300万人民币)。
CBA本赛季的国内球员工资帽为900万元人民币,外援则暂时没有工资帽。此外,据国内媒体报道,辽宁男篮的外援史蒂芬森合同高达每年400万美元。
辽宁男篮微博宣布史蒂芬森加入。
不过颇为现实的是,由于竞争力不足等原因,不少队伍不得不用高薪吸引外援加盟,天价合同频现的背后,实际上是对外援适应国内赛场、职业态度的赌注。如若发挥达到预期,担起队伍重任还好,一旦出现水土不服,乃至罢训、冲突,对双方而言都是灾难,球队也难免背负上“冤大头”的尴尬称号。
职业运动员逐利争名属于正常现象,让生意归于生意同样是职业联赛中“职业”二字的体现。但在双向选择的关系中,最贵的并不完全意味着是适合自己的,外援在选择高薪的同时需要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国内队伍的引援也同样呼唤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