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的钱去哪儿了?
经历了今年上半年久违的宽松之后,城投债的发行规模与净融资额都达到了新高。但在三季度资金环境收紧后,城投的现金流再次告急,多地又开始出现风险因素。因此,当投资人们看着还算不错的城投报表,不禁发出灵魂拷问:城投的钱都去哪儿了?
一、财政隐性债务
随着《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落地,政府对于预算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过去两年的操作不规范、以及近年来的财政紧张,地方政府始终无法消化问题,导致有许多隐性债务仍然存在、财政负有一定的支付义务。虽然2019年开启了一轮隐性债务的置换,但置换对资金用途、偿还方式作出了要求,许多隐性债并不符合置换要求,导致地方财政更难以解决、只能把问题甩给城投。
正如《政府投资条例》落地后许多EPC+F项目的业主从政府部门改成了城投公司一样,地方政府唯一解决隐性债务的办法就是把偿付责任转嫁给城投公司,让城投公司进行“代偿”。这一现象在各地都屡见不鲜,虽然保障了地方财政的稳定性,但也让平台公司的债务负担进一步加大。不过,城投之所以特殊正是由于相对模糊的政企关系,帮财政渡过难关属于应尽的义务。
二、高昂的管理开支
在经历了两轮“转型”后,许多城投不再是只负责融资的“空壳平台”,而是成为了坐拥百亿资产的企业集团。不过,企业与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意味着城投管理成本的快速上升,在员工人数不断攀升、管理资产规模不断增长之后,城投公司的管理费用也动辄数亿,且有一定的“刚性”,成为了蚕食经营利润的大头。
事实上,城投公司不仅要负担自己的管理费用,还经常需要负担一些财政上不好安排的费用。因此,随着城投公司的壮大,管理费用及其他各类费用也在不断的增长;无论财务报表怎样粉饰,各类费用的规模一直在持续增加。
三、倒亏钱的固定资产
在城投评级、融资的过程中,资产规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大量资产装入平台公司,以达到评级的相关要求。但是,政府划入平台公司的大多是公益性资产,并没有现金流入;相反,城投公司还需要负担资产对应的各项成本以及人员安置问题。
尤其是一些民生类资产,以前还需要政府每年安排预算进行支持;在划转给城投公司后,往往由城投公司自行承担,尤其在财政相对紧张之时,更是需要城投自己“解决”,财政并没有余力进行支撑。因此,许多平台不仅没有从资产中受益,还为了维持资产规模每年付出很大的成本;即使有一部分经营性项目的收入作为补充,但综合来看依旧是入不敷出。
四、借新还旧与融资成本
城投债是“信仰”,城投借新还旧是一种常态。但在持续借新还旧、债务持续扩张的过程中,融资成本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并且许多结构化融资的成本并没有体现在财务费用上,而是隐藏在城投运行的综合成本之中。
尽管许多城投都对外宣称自己“不差钱”,账面上还有大量现金;但除了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之外,城投真正可动用的“现金”规模并不是很多。正如城投账面上的资产并不是真正的资产一样,城投账面上的现金往往也不是随时可动用的现金。
五、履行公益性企业责任
城投作为地方政府投资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平台,同样担负着很重的社会责任。在地方发生突发情况需要处置、或者是需要支出时,地方政府也会第一个想到城投,通过城投来解决资金问题。
但是,这些应急支出是不存在“归还”概念的,花了就是花了;在政府看来,这就是城投应尽的社会义务,并不会给予更多的回报。
六、托底土地市场
在今年税收收入下降的情况下,许多地方政府都把目光转向了土地出让,希望通过扩充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来平衡地方可用财力。虽然有一部分地区的土地市场确实回暖、享受到了新型城镇化的红利;但也有很多地区的土地市场仍然处于封冻状态,预计的政府性基金收入目标无法完成。
因此,一些地区的城投不得不担任“白马骑士”、亲自下场摘地;既是为了帮助财政完成预算收入的目标,也是对当地的土地市场、地产市场进行托底。考虑到摘地的资金来源必须是自有资金,无法采用成本较低的方式融资,这一支出也加大了城投的压力。
结语
地方财政与城投向来一体两面,在财政基本面未能宽裕的情况下,城投的真实财务状况很难得到改善。因此,一旦融资大环境收紧,城投必然面对资金压力;虽然看起来家大业大,但架不住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多。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