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运价高涨、“一箱难求”为哪般?专家:这一态势仍会延续
作者:潘寅茹
缺箱、爆仓、甩柜、运价高涨,随着欧美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燃,国际供应链再度吃紧。
对于目前无论海运还是中欧班列陆路运输渠道上“一箱难求”的现象,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亚欧大陆桥与国际班列服务中心国际事务高级协调员杨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集装箱的短缺直接导致境外铁路、租箱公司以及代理的报价水涨船高。而且,随着欧美疫情的重燃,这一态势仍会延续。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1月19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5600万例,累计死亡逾134万例。美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均为当前疫情的“重灾区”。欧美多国面临第二波疫情考验,无奈再度封城。
“这是疫情对产业链的又一次直接冲击。”杨杰说,“疫情导致欧美的货源无法及时拓展,同时全球范围内的宅消费增加,致使我国出口增加,集装箱随出口货物到达国外后却无法及时返回,出现国内缺箱,而国外大量空箱在港口、场站堆积的现状。”
疫情导致空箱运回成本大增
杨杰进而解释道,目前不是没有集装箱,而是疫情当前空箱运回所带来的成本挑战。
在他看来,海运集装箱价格走高目前主要是市场供需占主导因素,好在海运集装箱回程还通过出口运费补贴一部分空箱回程运费。
而陆路的中欧班列在回程方面则情况不同。由于补贴尚未退坡,导致平台公司不愿在享受不了补贴、运费又不下调的情况下运回空箱,直接出现了“有空箱而无人运”的尴尬局面。
杨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一些为了“吃补贴而发货”等违反物流常识的乱象。比如,千里迢迢将空集装箱从欧洲运至俄罗斯装载上附加值较低的木材,再返程。“由于装上货物就能享受补贴,因此整体费用还是比直接回程要便宜。”他说。
对于空箱回国的问题,一些境外铁路承运商甚至在今年还宣布了特别折扣,鼓励中国客户在找不到足够货源填装的情况下,仍将空箱从欧盟运回中国。“然而,这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杨杰说。
理性、科学地看待集装箱回程问题
杨杰认为,要理性、科学地看待集装箱回程的问题,这是国际贸易中无法避免的。“中欧之间的贸易结构不一样,因此回程物资肯定要比去程的物资少。”他说。
海关总署11月7日的最新数据显示,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62万亿元,增长3.5%,占我外贸总值的13.9%。其中,对欧盟出口2.19万亿元,增长5.8%;自欧盟进口1.43万亿元,增长0.3%;对欧盟贸易顺差7645.7亿元,增加17.9%。欧盟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中,汽车是欧盟向中国出口最多的产品,通讯设备、制成品、服饰、食品、矿物性燃料、润滑油等是欧盟自中国进口最多的产品。
而从微观层面看,杨杰表示,回程货靠货代或者平台公司存在困难,“因为欧洲的回程货主要集中在国外的货代手中。双方语言、思维方式、规则都不一样”。
杨杰还表示,当国内的平台公司揽不到回程货时,会通过“运贸一体”的形式招揽货源,即由平台公司自己组织贸易公司,在欧洲采购红酒、矿泉水等,再运回国内。“但事实证明,效果并不理想。”在他看来,回程班列的货物主要是欧洲的快消品,而快消品的推广,一方面要有销售渠道,另一方面还要砸钱做广告,但这都不是平台公司所擅长的。
他建议,不妨借鉴海运由出口运费补贴一部分空箱回程运费的做法,寻求铁路集装箱与海运紧密衔接,让集装箱在洲际间循环起来,从而降低用箱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