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国文学走进马来西亚(海客话中国)
拿督吴恒灿近照
孩子们用马来语演出《三国演义》舞台剧
马来语版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现任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的拿督吴恒灿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促进马中两国文化交流。他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翻译为马来语出版,成立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并将汉语口语水平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引入马来西亚,推动四大名著以马来西亚戏剧形式巡演,让它们真正“融入马来社会”。
结缘两国图书互译出版
吴恒灿与中国图书的缘分始于一次“破冰之旅”。1989年,马来西亚教育部国家语文局官方代表团访华,精通中文的吴恒灿自告奋勇,作为特批翻译加入代表团。在这次访问中,两国第一次签署文学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启了在文学、语文、翻译、出版、印刷及书展六大领域的合作。
“这是东盟国家中第一个到访中国的教育代表团,看到两国达成了出版合作共识,我非常兴奋,这是历史性的时刻。”说到这次对中国的访问,吴恒灿仍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吴恒灿回忆,当时他就暗下决心,要发挥好自己精通马来语和汉语的优势,将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翻译成马来语,也将马来西亚的杰出文学著作译介到中国。
回国后,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局委任吴恒灿为总策划,落实谅解备忘录签署的合作项目。经过两年的努力,1991年,一部收集20位马来西亚当代女作家作品的短篇小说选华文版《瓶中的红玫瑰》,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与马来西亚官方合作出版的文学著作。
1993年,吴恒灿担任编审,将20名中国近代女作家的作品翻译成马来语,交由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局出版。这也是两国文学交流史上第一本被译成马来语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书名为《撒尼大爹》,收录了冰心、丁玲、萧红等著名女作家的作品。“我对冰心的作品印象最深刻,在《寄小读者》这篇文章中,她就是我心中的慈母形象。”吴恒灿说,他一边译审,一边欣赏这些中国近代女作家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当时的马来西亚并不容易看到。
精心译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随着翻译经验的不断积累,吴恒灿产生了更大胆的想法——他要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翻译到马来西亚去。最初,吴恒灿和他带领的翻译团队,几乎完全是凭借着一腔热血进行工作。从1996年到2001年,一部《水浒传》就花去了他们6年时光。幸运的是,马来语版《水浒传》顺利出版并轰动一时,越来越多人注意到了吴恒灿的努力,并为他们的翻译工作提供支持。
2012年马来语版《三国演义》推出、2015年马来语版《西游记》出版、2019年《红楼梦》马来语翻译工作完成……随着关注度的增长,吴恒灿和他的团队干劲也越来越足。“我们不计较稿酬、更不追求名利,刚开始很多人几乎是义务进行翻译工作,有时甚至还要自掏腰包资助出版销售,只为了让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回想一路走来的种种艰辛,吴恒灿感慨中洋溢着浓浓的自豪,“翻译工作并不简单,但因为是我们的爱好,所以从不会觉得累。”
为了保证译本的质量,吴恒灿将翻译工作分为了译者阶段和编者阶段,由他带领的团队共同进行:先由译者进行翻译,再由马来语编辑进行审评。当马来语编辑发现有不明白的地方时,就标注出来,再和译者逐词逐句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