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气象 文学情怀(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8-22 07:48:02
浏览

大地气象 文学情怀(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图片自上而下依次为《雪山大地》《宝水》《本巴》《千里江山图》《回响》。
  以上图片均为中国作家协会提供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日前揭晓,杨志军《雪山大地》、乔叶《宝水》、刘亮程《本巴》、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东西《回响》5部长篇小说获奖。我们约请5位获奖作家分享他们的创作历程与创作心得,展现作品背后的大地气象与文学情怀。

  ——编  者  

  

  为山乡巨变留影

  杨志军

  踏上青藏高原的土地,我总会想起父辈们为之奋斗的一生。1949年,我父亲作为大学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路西进,来到西宁,在一家简陋破旧的马车店里开始创办《青海日报》。母亲则进入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卫生部辖属的卫校,之后又考入医学院,成为青藏高原上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医生。

  以后几乎年年都有西进的人,有的是个人志愿,有的是组织分配,有的是集体搬迁。来到高原后,所有工作都是从零开始。他们和当地人一起投身火热的牧区建设,培养了一批批民族人才,用好日子的愿景鼓舞更多人一起前行和追寻。一个地区从落后到进步的足迹是那样深刻,里面凝聚着父辈们的心血和汗水。他们像高原的花朵一样坚强绽放,这份生命的饱满和韧性让我感动。

  父辈们已经远去,我们这一代人也会渐渐老去。我见证了父亲、母亲还有那些把整个人生都托付给青藏高原的人们的故事,也见证了草原牧民的生活变迁。我有义务将这些记录下来,把我的感恩之情讲给这片土地听。以文字保存记忆和历史,为山乡巨变留影,就是我创作《雪山大地》的初衷。

  由于父辈的扎根,便有了我们这一代对青藏高原的深厚情感。我曾经不知疲倦地行走在雪山大地的怀抱里,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从一片草原到另一片草原。还记得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野牦牛是在通天河左岸的雪线上,20米开外的垭口,它一动不动地望着我。同行的牧人追上来,一把拉住我说:“不要再走啦。”看他疑惧的目光,我才意识到被我发现的不是一头家牦牛。我第一次看到藏野驴跟汽车赛跑也是在雪线附近,并不平坦的草原上,一群浅棕色和白色相间的生灵就在离汽车不远的地方突然扬起了烟尘,它们跑得快速而有序。司机说:“只要汽车停下,它们就不跑了。”果然,他一刹车,野驴群的奔跑便戛然而止。

  还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多少年后回想起来,我还能感觉到生活在雪线附近的人和动物那种互相守望的姿态,平静、自信、悠然。《雪山大地》的一部分内容是向读者展示恢复自然生态的可能性,它既是理想的,更是现实的。青藏高原的雪山和冰川,是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我在《雪山大地》中不遗余力地描写人与自然的故事。我相信,理想的环境一定是人类、动物和植物共同营造的结果,一个生物多样性的世界是一切生命的需要。

  

  涓涓细流终成江河

  乔  叶

  近些年来,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故乡之于我的意义和价值。作家福克纳曾说:“我一生都在写我那个邮票一样大小的故乡。”在具备文学属性之后,这枚小邮票便有了它的神奇。它可以无限大,能讲出无数故事;也可以走得无限远,能寄给无数人。票面之内信息丰富,经得起反复研读,票面之外也有一个广大的世界,载着人心驰骋翱翔。

  我的老家在河南。它“土气”浓郁,既丰产粮食,也丰产文学。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前辈都以强烈的文学自觉笔耕不辍,中原乡村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