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9-05 07:02:01
浏览

感悟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

 

  《走近最可爱的人:李蕤赴朝家书日记》:李蕤著;宋致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走近最可爱的人:李蕤赴朝家书日记》是老作家李蕤70多年前在抗美援朝前线写下的家信和日记,由其女儿宋致新按照时间顺序编纂而成。书中真切的历史记录和鲜明的时代精神,让人仿佛回到抗美援朝历史现场,感悟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

  李蕤1936年考入河南大学文史系,曾参加“北方左联”“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全面抗战爆发后先后任郑州《大刚报》、洛阳《阵中日报》、南阳《前锋报》、开封《前锋报·中国时报》联合版记者、副刊编辑、主笔等。

  1952年初,中国文联派出以巴金为组长的17人“赴朝创作组”,李蕤为成员之一。在炮火连天的前线,他写了不少通讯报道,刊登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后结集为《在朝鲜前线》一书出版。他当时写给妻子的家书和战地日记在近70年后被发现和整理出来。

  诚如编者宋致新所言:“信本来是写给亲人看的,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但唯其如此,这些‘原生态’的文字才具有最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书中出现的100多个人物与许许多多大小事件,均有案可稽,与既有的历史资料相契合。在7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文字像一组组从时光隧道深处推近的镜头,画面鲜活丰富,人物多姿多彩,是一份生动宝贵的历史记录。

  对于抗美援朝,今天的读者耳熟能详的可能是一些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而在李蕤家书日记中,则出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战地生活画面。如战士们在换防休整中扫盲识字,学习文化,“早上一睁眼,四周便是‘玻坡摸佛’的拼音声”,体现了战士们对胜利后投身祖国建设的信心和渴望。如在炮火封锁中架电线的电话员,主动给前线战士抬弹药的担架员,每天上下山40里送饭的炊事员,面对这些志愿军战士,“你为他的艰苦或功绩惊奇得睁大眼睛的时候,他却平平常常”。再如,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的深厚友情,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战地演出时气氛热烈的“难忘今宵”,志愿军归国代表回国后受到的“众星捧月”般欢迎……作家在不断行走中记述生活,其家信和日记因而充满现场感。

  充分尊重生活,实事求是,选取典型题材,是记者出身的李蕤的写作风格。从他的家信日记这种最天然的写作形式上,能明显感到这一点。作者认为生活已经把一切都摆在了那里,作家要做的就是把目光投注在最具普遍意义的事物上,然后做出化繁为简的取舍和概括。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也不自觉地走进作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在作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风范。当国家有难,尤其当民族抵御外患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知识和觉悟,报效祖国;在战斗英雄和劳动人民面前,他们时时感到自己的渺小,时时要求自己勉力上进;他们执着地热爱生活,并把这种热爱自然而亲切地投射给他人。日记记载了巴金、魏巍和李蕤三人同行,冒着大雨穿过弹痕遍布的坑道,到最前线的159高地深入生活,在坑洞中与战士座谈。没有桌子,他们就趴在行李上写作;为了躲避敌机轰炸,有时一个晚上要吹灭几次蜡烛,与敌人“捉迷藏”;面对“灿若群星”的英雄人物,他们总是恨自己的笔“太笨拙”,不能写出英雄品质的万一。在当时,一大批中国文艺家奔赴朝鲜前线,开展文艺创作,他们都值得尊重和敬仰。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孩子”这个词,在作者的家书和日记中,出现频率极高。这种对年轻的志愿军战士自然的情感流露,让我们又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为了保家卫国无怨无悔献出宝贵生命的年轻战士们,是多么纯洁高尚,多么英勇无畏!

  岁月如河,江山多娇。那历史深处隐隐响着的战场炮声,那依然脉脉流淌着的家国情怀,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5日 20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