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巴克图见闻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9-04 19:08:01
浏览

原标题:塔城巴克图见闻

打开新疆地图,塔城位于西北边陲,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出塔城市区西行15公里左右,217国道的零公里处,便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口岸巴克图。它西距哈萨克斯坦的马坎赤镇60公里,已有260多年的通商历史。优越的通商条件,使巴克图口岸成为我国连接哈萨克斯坦及中亚各国最便捷的口岸之一,被誉为“中亚商贸走廊”。

塔城巴克图今昔

立秋时节,一场阵雨过后,塔城显得格外明净。绿树掩映红墙,街道整洁,城内建筑因历史背景和当地风土人情,体现出浓郁的俄风欧韵和民族文化元素,独具特色。

塔城,非因塔多而得名,实为“塔尔巴哈台绥靖城”的简称。

塔城博物馆,一座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俄式建筑。记者在这儿了解到,历史上,塔城就是草原丝路通往中亚的重要驿站,自汉代起,历朝历代都曾设置戍边。1851年,清政府被迫与沙俄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伊犁塔尔巴台通商章程》,塔城被辟为重要商埠,大批俄国商人涌入。19世纪中期除俄国人开设的商号和洋行外,还有德国、美国商人或代理人开办的洋行。由于历史原因,口岸曾一度关闭。1990年,塔城巴克图口岸重新开通。1994年3月14日巴克图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口岸。

2013年,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塔城巴克图口岸在全国率先开通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2018年,巴克图确定为边民互市转型发展试点之一;2020年12月,国务院批复设立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巴克图口岸及周边被明确为先行发展区。

如今,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商贸交往日益密切,塔城成为中国向西开放、联通中亚的重要窗口。

塔城巴克图口岸。塔城融媒体中心 张亭宇摄

塔城巴克图口岸。塔城融媒体中心 张亭宇摄

“口岸通”阿地里·阿不都热合曼

67岁的维吾尔族老人阿地里·阿不都热合曼是塔城地区口岸管理委员会退休干部,被当地人称为“口岸通”。

阿地里十分健谈。他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塔城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考入新疆大学中国语言系,毕业后留校。1983年他回到塔城,2002年调到塔城地区口岸管理委员会工作,直到退休。

阿地里说,因从事口岸外贸工作,他去过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不下百次,还编写了《塔城地区口岸管理工作手册》《巴克图口岸发展史》等。退休后,他创办了塔城市丝绸之路边境贸易博物馆。

“巴克图口岸以前的路是石子铺的,只有一座国门哨所和两个小村庄。现在变化很大,道路平坦、国门雄壮,口岸贸易兴旺,我是塔城发展的见证人。”他说。

阿地里指着墙上的老照片告诉记者,“这些照片记录了100多年前的塔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塔城、改革开放以来的塔城。没有巴克图口岸就没有多民族的交融。100多年来,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20多个民族在这里相互包容和谐共生。”

丝绸之路边境贸易博物馆收集了500多张照片、200多件实物、1000份文史资料和13万字的剪报,记载着塔城巴克图口岸的沧桑巨变。

“我是老党员,感谢党的培养。要活一天讲一天,讲塔城故事、讲民族团结故事。我还要培养女儿,把接力棒交给她,继续讲下去……” 阿地里表示。

边民互市、“绿色通道 ”是亮点

在塔城丝路文化商品城选购商品的顾客。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

在塔城丝路文化商品城选购商品的顾客。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