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中国来”,播下中俄人文交流的友谊之种
俄罗斯是中国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在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进程中,人文交流合作一直是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的重要纽带。近日,人民网“一带一路 大道同行”大型跨国融媒体报道团走进莫斯科,专访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封立涛,感知中俄两国民心相通、交流互鉴。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封立涛接受人民网专访。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人民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请您介绍下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在促进中俄人文交流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封立涛:人文交流是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俄罗斯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高,2012年12月5日,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中心主要职能包括国情宣介、思想交流、文化展示等,一方面要积极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它是俄罗斯民众了解今天中国发展成就的窗口,是中俄文化交流的一块阵地,要成为俄罗斯所有中国文化爱好者之家。
在日常工作中,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和各机构、地方都保持着非常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会举办文化旅游周,通过人文合作的发展,让两国人民更多地互相理解,增进互信。
人民网:请您介绍下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都举办了哪些特色活动和培训课程?
封立涛:中心举办有很多活动,比如讲座、展览、演出等,但大家一致比较喜欢,能够经常来参加的就是我们的培训课。这些培训课包括汉语教学、中国国画教学、中国武术教学、中国舞蹈教学、中国美食教学等。据不完全统计,过去十年参与其中的俄罗斯民众超过1万多人。
今年5月,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一场“茶和天下”的活动。茶在中俄两国关系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17世纪,一条“万里茶道”就把中国、蒙古和俄罗斯联系到一起。“万里茶道”绵延13000多公里,它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途经山西、内蒙古等地,穿越蒙古国和俄罗斯广大的西伯利亚,最终抵达圣彼得堡,又到了东欧地区和中亚地区。我认为,茶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互鉴非常好的见证。
人民网:今年上半年,《流浪地球2》、《长空之王》两部国产影片在俄上映,观众反响热烈,您怎样看待中俄两国在电影领域的合作前景?
封立涛:上个世纪,《办公室的故事》《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等前苏联电影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近几年,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中国电影以更加快的步伐走进了俄罗斯的电影市场。
由于中俄两国有着非常多友好交往的动人故事,有很多两国观众共同感兴趣的题材可以挖掘,在电影领域两国将有非常好的合作前景。
人民网:青少年是深化人文交流、增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在不断培养中俄友谊小使者,为两国友好交往增添新力量方面,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有何工作规划?
封立涛:首先,中俄在传统剧院、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仍然非常重要,但是要吸引两国青少年关注并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要想些新的办法。青少年都喜欢现代音乐,比如考虑让国内的草莓音乐节和俄罗斯有关音乐的群体一起来合作。
其次,中国的街舞发展得非常好,俄罗斯的街舞水平也非常高,双方都有加强合作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