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为文物营造出“宜居环境”(2)
对于地下或半地下的室内文物,展示时的照明不可或缺,而不同光照条件也会影响微生物生长。我们在南唐二陵墓室的观测实验发现,同样的温湿度下,蓝光对微生物生长有一定抑制效果,其抑制效果大于绿光,绿光又大于白光。光源的启停也能打断微生物生长过程,如果在没有游客时将灯光关闭,游客进入参观时再打开,就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青砖是我国古建筑广泛使用的材料。在冬季,青砖内部的水分冻结会破坏材料的孔隙结构。我们对不同地区生产的青砖做了连续冻融实验,发现当水饱和度超过80%时,青砖经历四五次冻融循环就会损坏;而低于80%时,可能四五十次冻融循环才会坏掉。因此,如果发现某个遗址青砖总是处于水饱和度80%以上,就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黄帝内经》的这句话蕴含着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文物保护也遵循同样的道理。对文物“居住环境”的预防性调控,就是一种给文物“治未病”的手段。希望越来越多的文物工作者了解这一理念,让更多文化遗产“健康长寿”。
(作者为东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6日 06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