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牵方寸度金针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9-23 10:30:01
浏览

原标题:漫牵方寸度金针

   书法和篆刻是最具中国本土特色的两门艺术,20世纪的书法创作,优劣见仁见智;篆刻经营虽只在方寸之间,其成就却远超古人,对此评论家皆无异辞。自吴昌硕以来,杰出者指不胜屈,韩天衡先生也是开风气的大师之一。天衡先生书画印三通,篆刻尤其精绝,具体成就涉及印学、印艺、印话三个方面。

   相对于书法,文人留意篆刻较晚,专题研究大约开始于元代吾丘衍的《学古编》,其后诸书仍以泛论为主,直到沙孟海的《印学史》和罗福颐的《古玺印概论》,才开始用现代学术语言诠释印章。天衡先生最早的印学著作是编订《历代印学论文选》(西泠印社),虽然有清代顾湘《篆学琐著》这样的印章文献汇编在先,《历代印学论文选》仍见选者的旨趣。不仅提要切中肯綮,细节考订、印款释文皆有可称,谢稚柳先生谓“孜孜校勘,辨析舛讹,考释疑端,得六十万言,既赡且精,诚为古今印学丛书之大观”,确非虚誉。

   在编选印学论文的同时,天衡先生又将印学人物的生卒及重要活动、印坛重大事件、部分印章作品,编制为《中国印学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并多次增补,迄今仍有续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偶有所得,必彻宵达旦,一一录之,身乏心劳而独多小民暴富之乐。”

   周亮工《印人传》将篆刻分为猛利与和平两派,前者以吴昌硕为代表,后者赵叔孺是领军人物。若以绘事为譬喻,吴昌硕是写意大师,赵叔孺则是工笔圣手。虽然两派并无轩轾,论及艺术表现力,尤其是创作者个性展现,工整一派稍有逊色。天衡先生出自赵叔孺弟子方介堪门下,元朱、玉印、鸟虫篆皆师承有自。而成就最终如沙孟海所言,“为现代印学开辟一新境界”,更得益于方去疾先生的鼓励。

   在早年出版的《韩天衡印选》后记中,天衡先生讲到一则小故事,说自己23岁时以印稿请教方去疾先生,先生认真检视以后说:“你可以变啦。”韩虽然谦称“我怕基础不够”,而一粒“变”的种子从此播下,最终开花结果。我在1996年动笔写《近代印坛点将录》,引述这一事件说:“正是此一‘变’字成就韩天衡,恰如《水浒传》‘洪太尉揭开天师符’,他日倘有好事者续作此《点将录》,必取天衡坐第一把交椅无疑。”当时,有赞语说:“识韩慧眼金针度,木棉袈裟托付初。”

   天衡先生的篆刻、章法、刀法皆形成极富个人特色的艺术语言,尤其可贵的是,他对这些技术问题进行理论总结,并从不吝以文字和讲座的形式,将自己的心得传授。如孙慰祖先生所言:“韩老师始终在做普及的事情,尽管他在专业领域处于最前沿地位,但他热衷于做一些普及的事情,始终不忘这一点。从1984年初开始,他到学校去上课,创办面向全国的函授班。这一方面的成果,对当代篆刻,特别是几代年轻人的成长和整个中国印坛当代的技法、语言体系的构建,起了非常重要的主导性作用。”

   天衡先生于印学的第三项贡献是印话。与诗话一样,印话不仅仅是印人、印事的八卦掌故,只言片语间皆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可供引申。印话的水平浅深与著作者的学养、识断、闻见、文采有关,早年出版的《天衡印话》可称杰作。

   当下是轻阅读时代,读者对长篇大论兴趣不大,中华书局推出天衡先生新著《印篆里的中国》,深入浅出地向大众介绍印学文化,正符合“笔墨随时代”的旨趣。

   《印篆里的中国》分为三部分,与天衡先生印学、印艺、印话三项成果对应。上编“印篆源流”,用讲谈的语气讨论印学史的关键问题,设问有趣,比如流派印章何以发端于明代,印章文化何以兴盛于江南。回答也恳切,以明清流派印兴起为例,天衡先生提到明代中后期开始古玺印收藏风气,秦汉古印谱的钤拓出版,青田石成为印材之主流,再加上文人出于“崇古闲适”目的参与篆刻游戏,于是“这几个因素凑到一起,篆刻艺术不产生第二个高峰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