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助力架设中匈“民心桥”(这十年,“一带一路”上的侨力量⑨)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9-27 06:28:01
浏览

中医药文化助力架设中匈“民心桥”(这十年,“一带一路”上的侨力量⑨)

 

  位于匈牙利布达佩斯英雄广场的匈牙利岐黄中医药中心外景。
  李皓东摄

 

中医药文化助力架设中匈“民心桥”(这十年,“一带一路”上的侨力量⑨)

 

  陈震与中医师共同为匈牙利民众提供义诊服务。
  受访者供图

 

中医药文化助力架设中匈“民心桥”(这十年,“一带一路”上的侨力量⑨)

 

  扫码观看视频

 

  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英雄广场,有一座白色建筑。推门而入,多位中医师正坐于堂前,为患者诊脉、开方,一旁朱漆药柜散发出丝丝药香。

  这里是匈牙利岐黄中医药中心。中心负责人、中东欧中医药学会会长陈震多年来致力于推广中医药文化,见证了中医药沿着“一带一路”跨越山海,逐渐成为中匈合作交流的“纽带”。

  

  “我们有了更多底气和信心”

  2013年,对陈震来说是印象深刻的一年。这年秋季,正值匈牙利推进中医药立法的关键时期。当时,陈震忙着在匈牙利媒体上撰写文章,介绍中医药文化。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消息让他看到了两国中医药合作的新契机。

  自1988年赴匈牙利参与中医合作项目起,陈震已在匈从事中医药事业多年。他在当地创办的中医药企业通过了欧盟《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相关产品行销中东欧市场。他还定期在当地社区开办中医药科普讲座,出版的匈牙利语中医药书籍和杂志也在当地收获了一批读者。

  在陈震看来,匈牙利有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天然土壤”。“匈牙利有句谚语,意思是树木中能找到可以治病的东西,这与中医药领域‘药食同源’的理念十分相近;匈牙利医疗卫生体系非常重视预防保健,这与‘治未病’的中医理念也不谋而合。此外,两国还有多种相似的草药。多年来,旅匈中医人一直努力推动两国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合作。”陈震说。

  2013年底,匈牙利国会通过一揽子卫生法案,成为中医医生在匈牙利行医的法律依据。包括陈震在内的旅匈中医人备受鼓舞。此后,匈牙利中医药领域不断传来好消息。2014年2月,中匈两国政府签署中医药领域合作意向书。2015年3月,中医特色孔子学院落户匈牙利佩奇大学。

  2015年6月,中匈两国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匈牙利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匈牙利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欧盟国家。同年9月,匈牙利颁布中医立法实施细则。2016年,匈牙利政府为中医师颁发欧盟行医许可证。

  随着中匈两国中医药领域合作不断推进,陈震也迎来事业发展新机遇。2016年7月,陈震创办的匈牙利东方国药集团与甘肃省卫生计生委联合成立匈牙利岐黄中医药中心,开展中医药诊疗并组织教学和中医药活动。每年,不少当地医科大学的学生都会来这里参与临床培训。

  “得益于两国中医药合作,中医在匈牙利行医有了更详细的法律依据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有了更多底气和信心。”陈震说。

  “希望大家对中医文化多一些了解”

  陈震介绍,中东欧中医药学会和匈牙利岐黄中医药中心有一个坚持多年的传统:每年3月至11月,匈牙利政府组织“国民健康疾病预防大健康检查”。期间,学会和中医药中心每月到访两个社区,开展义诊服务。每年活动期间,陈震和团队成员都会背上仪器和设备,带上团队印制好的健康手册,加入政府组织的医疗队,在社区搭建流动健康检查站,提供义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