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国脉紧相连(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⑨)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9-25 11:00:01
浏览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中华民族之所以一次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丰富滋养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精神支撑。

  文化也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先声。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人类现代化的进程,首先是从文化上出现端倪并取得突破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生死危亡走向奋起复兴、中国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历程,也是中华文化焕发活力、重铸辉煌的历程。今天,中国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我们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自强塑国魂

  “惟我国家,亘古亘今”。距今约5000年前,黄河流域飘起缕缕炊烟,那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燃起的文明火种,自此中华文明圣火千古未绝。2000多年前,先秦时期出现了一个文化高峰,涌现出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一批思想大家,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座。后历经汉唐,佛教传入中国并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形成了儒释道融合发展的局面。宋明时期,经由朱熹、王阳明等大儒先贤的集成创新,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回顾浩浩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华儿女始终葆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尽享泱泱文化大国的无上荣光。

  【特别关注】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3年3月,国家文物局公布“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按遗址所处时代早晚排序分别是:1.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2.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3.山西兴县碧村遗址;4.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5.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6.陕西旬邑西头遗址;7.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8.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9.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10.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但进入近代以后,在西方文明的强势挑战和反复冲击下,中华文明被蒙上了厚厚的阴霾,一度被视为“现代文明的错误和拖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跌落到了谷底,救亡图存几经周折却始终找不到出路。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才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国人在精神上从被动转为主动,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从此有了强大精神依托和文化支撑。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长期的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过程中,淬炼出具有丰富内涵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华文化注入了红色基因。经过持续不断的精神重塑,中国人民不仅在政治上站立起来了,更在文化和精神上挺立起来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在物质生活上富裕起来了,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了。然而,一段时间,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一些人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心态,吹捧以西方为代表的所谓“蓝色文明”,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从仰视到平视,从自卑到自信,这既是国家实力增强的过程,也是社会文化心理建构的过程。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大幅提升,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特别关注】

  北京昌平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