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文明 辉映丝路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0-11 06:45:01
浏览

多彩文明 辉映丝路

 
 

  丝绸之路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数千年来留下了诸多璀璨的文化遗产。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外联合开展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遗迹修复,举办文化艺术展览,让丝路遗产焕发新光彩。本期“‘一带一路’艺旅绽放”系列报道约请考古学家、博物馆馆长、文物保护工程师、文博摄影师等讲述他们的亲历故事。

  

  联合考古探遗珍

  王建新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沿线留下了很多宝贵遗产,亟待考古发现和研究、保护。从2009年开始,我进入中亚开展丝绸之路考古工作。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下,我们与中亚、南亚各国在考古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古代文明的核心区域,境内有许多丝绸之路相关遗迹。中乌联合开展丝绸之路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22年是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建交30周年,中乌两国共同发行了一套《中乌丝绸之路考古》纪念邮票,以考古发现的文物图像反映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邮票中的安伽墓围屏石榻是在陕西西安发现的,石榻上的浮雕刻画了北周时期来自中亚的粟特人在长安(今西安)生活的场景。粟特人是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古老民族,以擅长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邮票中还有一幅壁画是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阿弗拉西亚卜古城遗址发现的,撒马尔罕是粟特人的故乡,壁画上有唐代中国人泛舟的生动场景。

  我的学生巴哈来自撒马尔罕,2015年来到西北大学攻读历史学硕士学位,2019年成为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巴哈的博士论文选题是“阿弗拉西亚卜遗址研究”。他跟我说,要继续发掘这幅壁画背后的故事,希望能为乌中两国共同开展这个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这些年,我们在国外进行考古工作,收获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在考古过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当地人民的善良与热情,有些地方的居民会用中文说“你好”,政府官员也会对中国考古人员竖起大拇指。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中亚东北部,是史书记载的大宛古国的所在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各有盆地的一部分。2019年,在我们的倡议下,围绕费尔干纳盆地考古工作,中、乌、塔、吉学术机构共同建立了四国多边合作与交流的联合考古工作新机制。今年9月,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费尔干纳盆地考古2023年度四国联合考察与学术交流活动圆满成功。

  绵亘千年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国人民与中亚人民的友好往来、互学互鉴。今天,越来越多中国考古工作者走出国门,与国外专家一起探寻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存,丝绸之路把我们再次连在了一起。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丝路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谱写出共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的新华章。

  (作者系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本报记者刘发为采访整理)

  

  丝绸遗产焕新彩

  赵  丰

  2015年,在“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展览在浙江杭州举办。配合此次展览,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举办了一场学术会议。与会专家学者收获颇丰,希望把这种学术交流固定下来,于是成立了“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如今,联盟已形成涵盖17个国家、43个成员的国际合作专业网络,其中,国(境)外成员32个,占成员总数70%以上,成为研究世界丝绸历史、传播弘扬丝绸之路精神的重要学术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