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种粮记(逐梦)
一
河北省曲周县——这个地名,有些人或许感到陌生。
科技小院——这个名字,却被越来越多人知晓。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科技小院。但中国农业大学和曲周县“结缘”,却在更早之前……
曲周县地处河北省南部,这里是黄淮海平原盐碱化的典型。上世纪七十年代,围绕地下水的开发和旱涝盐碱的综合治理,一场“科学会战”打响了。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派出石元春、辛德惠等专家组成的盐碱土改良研究组,住进了该县盐碱程度最严重的张庄村。专家们常年吃住在农家小院,没日没夜地实地勘验,经过大量调研,获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
2004年春节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探望老校长石元春。交谈间,石元春院士说:“你这个年龄,和我下曲周的时候差不多。”
仿佛是被这一番话牵引着,2006年春节过后,张福锁教授的团队来到曲周。
曲周县委、县政府专门提供土地,作为中国农大试验田。专家们围绕粮食增产、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改善品质、提高收入五个方面,布置了一系列瞄准华北地区未来农业高水平发展的试验。
大批教授和研究生,从北京实验室搬到了曲周试验田。
几度寒暑,张福锁团队在这里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虽然成果丰硕,但只是在实验站和试验田。一旦走到农民地里,一切还是原样,产量比试验田降低30%左右。
2009年5月,张福锁团队再次来到曲周县。经过反复研究,县校双方决定共同启动白寨乡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双高”示范基地建设。
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一次张福锁团队没有接受当地成方连片的良田,而是选择了分属不同家庭的普通农田。
如果仍然选用整块大田,那不等于还是试验田吗?试验田再成功,也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然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块,归属不同家庭。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乡亲们各有各的想法。
第一步就是统一思想。这就需要与农民面对面沟通。
5月份,正是农忙季节。早晨8点半,专家们从实验站开车前往城南的现场,赶到时已是9点半,大田里竟然一个农民也没有。原来,夏天里,农民习惯早起干活,4点多钟下地。9点半左右,气温上升,便收工回家。
原来想着印一张纸,广播一下,或者开一个群众会就可以解决问题,现在看来,根本不行。
二
李晓林,留学归来,博士学位,时为中国农大二级教授。他想,当年石先生、辛先生等老一辈治碱时,虽然条件艰苦,却事事顺利,为什么?就是因为吃住在农家,与农民打成一片。如果咱们也在现场安家落户,不也一样可以吗?况且,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好多了。
这个想法,立即得到白寨乡政府支持,马上在白寨村协调出了一个闲置的农家小院。简单收拾一下后,李晓林、张宏彦和王冲三位老师就住进去了。
情况马上发生了变化。
乡亲们十分惊奇:“你们还真要和我们一起种地?”
看到老乡们在门口驻足,专家们忙打招呼,欢迎进来。进门后,倒上茶水,切开西瓜。
一来二去,人熟了,心近了,话匣子打开了。
群众认可了,一切就变得简单起来。
“双高”示范基地第一季要种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