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1-21 06:37:01
浏览

  “杨志军的《雪山大地》,追求大地般的重量和雪山般的质感。青藏高原上汉藏两个家庭相濡以沫的交融,铸就了一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碑。”

  “乔叶的《宝水》,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映照着山乡巨变,为乡土书写打开了新的空间。”

  “刘亮程的《本巴》,向《江格尔》致敬,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证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美美与共的活力。”

  “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是理想和英雄的风雅颂。革命者以信仰、纯真和勇气高举起冲破黑暗的火炬……为革命历史题材写作传统展开了新的艺术向度。”

  “东西的《回响》,以富于认识和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探索当代城市生活的精神状况。”

  19日晚,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灯光璀璨,数字大屏光影变幻。每一则介绍获奖作品的视频短片之后,伴随着极具感染力的主题音乐,金色大门缓缓开启,获奖作家走上舞台接受颁奖。

  从凝练而隆重的授奖辞中,人们得以窥见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阔大气象。中国作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时代文学担负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重要职责。

  作为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家和作品,被认为在相当程度上,能够代表当下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最新的发展态势、风格特点和艺术高度。评委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认为,茅盾文学奖坚持和彰显的文学追求,至少体现在3个方面: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此次获奖作品无一不体现出反映时代、理解时代的强烈诉求。

  以创新性为例,“《千里江山图》和《回响》先锋的笔调和对类型文学乃至于影视文学叙事手段的化用,是一种新;《宝水》对书写新时代的开拓性的方法探索,是一种新;《雪山大地》提供的干部群众的新人形象,也是一种新。而对《本巴》异质性叙述方式的褒奖,更体现了茅盾文学奖对新的重视。”丛治辰说。

  以人民立场讲好讲生动中国故事

  如果说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是驱动作家拿起手中的笔去书写的动力,那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赓续中华文脉、坚持守正创新,便是写出好作品的法宝。

  《宝水》写了豫北小山村的一年。“为了写这一年,我的素材准备时间用了七八年。”在11月17日举行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座谈会上,作家乔叶说,“乡村正在发生着的巨变,对于写作者而言是一个文学富矿。”

  “无论我写什么,我的情感与大地上的人民心心相印,血肉相连。”作家刘亮程分享了从新疆乌鲁木齐迁居菜籽沟村10年来的经历和感受。《本巴》创作源自多年前作家听到的史诗《江格尔》说唱,他在菜籽沟村生活期间完成了这部作品。

  一次偶然的机会,作家孙甘露得知秘密战线的一次行动,他决定沉入历史深处,书写家国命运。“只有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扎根在人民的生活,我们的文学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作家东西讲述了他如何在生活中寻找新灵感、新人物,“写作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生活之上,生活有多丰富,心灵就有多精彩。”

  创作是艰苦的,收获是巨大的。《雪山大地》发表后,作家杨志军说,来自青海读者的反馈令他欣慰。他们从小跟着父辈进入青藏高原,却对父辈的人生选择和经历知之甚少,看了这本书,“突然能理解父母了。”杨志军说,“父辈的选择实际是充满着理想主义的色彩,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文学是人物、是故事、是命运,往往在你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潜移默化地起了作用。”

  以跨界传播强化文学的价值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