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非遗焕新彩(锦绣中国年·新春走基层)
小字号
端详着手中的泥人,缓缓拿起刻刀,轻轻削掉一小块泥巴,然后用手揉捏抚平,人物头像更加棱角分明……新春时节,走进位于天津古文化街一隅的泥人张世家工作室,“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人张宇正在聚精会神地创作。
“这件作品叫《孔子抚琴》,它继承了泥人张世家的传统技艺,也融入了我的创新,市场反响良好,相关订单已经排到了2025年。”张宇介绍。
“看似一件普通的泥人,制作过程可不简单。从选土开始,还要经过塑形、修复、晾干、打磨细化、烧制、上色等多道工序,耗时基本都要数月之久甚至更长时间。”张宇说,创作泥人是个费心活,更是细心活,对作品整体和细节都要精益求精,有时候也会推倒重来。
1978年3月出生的张宇,18岁走出家门创业。“起初创业的时候,只租了一个偏僻小院,在那里夜以继日地研究、创作,既要传承祖上的手艺,也要适应市场养活自己。一年到头,几乎都在院子里。”在他看来,正是这份艰辛,让他对艺术创作有了更深的洞察与领悟,开创了泥人张世家的新天地。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宇一直从事彩塑创作、教学及中西方雕塑对比教学研究,以推陈创新传承技艺。
应天津大学邀请,张宇开设了《泥人张百年技艺传承与经营实践》选修课,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世家百年的历史文化与发展。去年9月1日,“有相之道”泥人张世家作品展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图书馆开幕。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博士研究生曹雷同学说:“在展览中看到中华传统技艺别具一格的色彩,这也激励着我要用发现的眼睛珍惜眼前非遗的美好,发现身边的艺术光彩。”
自2014年起,张宇开展了“万名泥人张小传人”传习计划,在天津市多所大中小学建立校内传习室,义务教授学生传统泥塑,至今已培训了3000余名爱好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对泥人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年轻一代要肩负起非遗传承的责任”……一些学生表示,希望更多非遗项目走进校园。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2个项目入围终评
人民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王连香)据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20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22个项目入围终评。…
22个项目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人民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韦衍行)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2月20日揭晓。根据投票结果,22个项目入围终评,分别为:
1、西藏革吉梅龙达普洞穴遗址
2、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
3、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
4、河北尚义四台遗址
5、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
6、河南宜阳苏羊遗址
7、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
8、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
9、河南永城王庄遗址
10、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
11、内蒙古清水河后城咀石城址
12、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
13、陕西清涧寨沟遗址
14、青海都兰夏尔雅玛可布遗址
15、四川盐源老龙头墓地
16、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
17、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C区1号墓
18、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
19、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
20、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
21、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
22、吉林磐石红石砬子遗址
(以时代早晚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