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秦腔艺术传播途径(艺近人和)(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2-29 06:32:07
浏览

  20多年来,李东峰常常体悟前辈艺术家们“多读书、做好人、演好戏”的谆谆教导,他慢慢品咂出其中的道理:“演员,拼搏一生,最终拼的是文化;演一辈子,最后演的是自己。”

  百年易俗社,就在这火热岁月中坚韧地传承。

  台上开嗓,台下喝彩,人们“共享”戏台,唱出对秦腔的爱

  西北人爱秦腔,易俗社所到之处,都是人头攒动。最让演员们难忘的,是一次去甘肃的演出。

  那是春寒料峭的2月,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的广场上,戏台还没搭好,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早已闻讯赶来。不远处,小吃摊点人盈客满。广场上,商贩吆喝声、孩童嬉闹声,夹杂着戏迷的欢喜与期待,化作欢乐的海洋。

  一阵锣鼓,大幕拉开。热闹的大广场,霎时安静下来。演员们登台一望,上万人捧场,秦腔吼得尤为带劲,乡亲们过足戏瘾。

  《游龟山》《火焰驹》《周仁回府》《龙凤呈祥》……经典剧目连演一周,每天两场,场场爆满。演员们登台谢幕时,观众们常常舍不得离开,齐声高喊“再来一段”。演出团队欣然应允,邀请台下众人合唱耳熟能详的秦腔《三滴血》,于是,台上台下齐吼秦腔:“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

  “秦腔的活力,在这黄土地上生生不息。”当时加入这场大合唱的李东峰如今已担任西安易俗社演出副总监。他记得人群中走过来一位耄耋老汉,拉住他的袖口。老人伸进棉大衣的口袋,用那布满老茧的双手掏出两个冻梨,说道:“娃呀,赶紧吃,这个润嗓子!”望着老人蹒跚远去的背影,李东峰满是感动:“朴实的观众对秦腔真切的爱,就是我们到基层演出的最大动力!”

  蓝天当幕布,大地做舞台。近些年,易俗社的足迹遍布20多个省份近百座城市,西北地区是“重头戏”。与此同时,易俗社还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唱响秦腔……

  易俗社成为不少戏迷的一份牵挂。79岁的陈新友家住西安,每天最盼望的就是坐一个小时公交车,赶到钟楼旁的易俗社文化街区听秦腔、看大戏。“天气暖和的时候,露天戏台围着上千名观众。”陈新友每次都赶得早,带着小马扎,坐在前排看得更清楚。从2023年春季开始,易俗社在这里“常驻”,惠民表演风雨无阻。

  “戏台彩灯高空挂,秦腔舞台送文化……”看到高兴处,陈新友拿起笔,现场写起打油诗。一折戏唱完,诗也写好了。“送给刚才登台的演员,表达我们戏迷的感谢。”陈新友说。

  露天戏台上,来自民间的秦腔爱好者也登台一展风采。两年多来,易俗社文化街区共培育40多个本地秦腔自乐班,观众也成了演员,带来300余场演出。台上开嗓,台下喝彩,人们“共享”戏台,唱出对秦腔的爱。

  “守艺人”不守旧,从戏曲传统中,寻找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表达

  灯光渐暗,音乐渐起。易俗社百年博物馆的庭院,座无虚席。循声望去,一群身着橘粉色长裙的女子翩然而至,水袖舞得轻盈。观众举起手机,拍照留念……沉浸式秦腔夜游主题演出“易俗社·梨园夜”,正精彩上演。

  2023年8月,西安易俗社推出了“易俗社·梨园夜”。这个秦腔夜游文旅体验项目,力求探索“戏曲+旅游”新模式,开辟“戏曲+”新路径。

  易俗社95后演员张倩在剧中饰演“海棠花”一角。易俗社百年博物馆的前庭处,恰好有株海棠树。“只留芬芳在人间,不求硕果于自身”,多年来,海棠花的品格激励着易俗社的成员们,要把艺术的美好留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