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坡戏”成为戏剧舞台亮丽景观(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6-26 03:03:01
浏览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创演的话剧《苏东坡》以“苏东坡是怎样炼成的”为戏核,截取了苏东坡44岁到64岁之间的重要事件。从汴京受审到躬耕东坡,从惠州修桥到儋州教书,该剧不以时间为线索,而是以场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组织戏剧结构,立体呈现了苏东坡的仕途、诗路与情感波折,以此揭示苏东坡的个性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在多舛命运中修炼而成。中国国家话剧院和杭州演艺集团共同出品的话剧《苏堤春晓》的视角更为现代,导演田沁鑫挖掘了苏东坡在诗词偶像背后的另一重身份——“北宋公务员”,迅速拉近了观众与这位北宋大文豪之间的距离,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期间屡遭挫折,却不为权势所动,始终保持清醒态度和清廉作风,其风骨受到当代人喜爱。该剧同样跳出了线性结构的约束,让演员随剧情变化跳进跳出,时而参与剧情表演,时而面向观众叙述,灵活的表演方式让戏剧节奏更自由流畅。该剧舞美设计也别具一格,景随人动、步移景迁,与演员的表演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山水画影像的巧妙应用为剧情增色许多,将以宋韵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该剧最令人称道的是突破了历史真实的限定,展开了自由的艺术想象与创造。尤其是苏东坡被贬黄州的那场船戏,借鉴了传统戏曲的写意表演,苏东坡与两位船家同乘一舟,船家以肢体表演来表现行舟,在风雨中漂泊的小船暗喻了苏东坡正处在精神动荡之时。此时,宋神宗、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以及苏东坡亡妻王弗等人出现,现实与虚构、过去与现在交织,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心灵空间,这种不囿于一方天地而自由挥洒的形式是戏剧独有的魅力。

上述两部话剧均具有鲜明的喜剧色彩,不论是人物诙谐幽默的语言,还是令人会心一笑的情境创设,均体现了苏东坡超然物外的豁达精神。与之相比,锡剧《苏东坡》的叙事也独具匠心,该剧展示了苏东坡在黄州的五年经历,这是苏东坡仕途坠入低谷的时期,也是他诗词创作的高峰期。在编剧张泓笔下,苏东坡正是在黄州实现了精神蝶变。剧中,苏东坡收到皇帝的宣召要重回庙堂,他在犹疑之中泛舟赤壁,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天人交战。他最终舍弃了黄州的惬意生活,重新踏上了一条满是荆棘的险途,作为臣子,他无法进退自如,却在饱经沧桑之后练就了宠辱不惊的人格。该剧多处情节化用苏东坡的诗词名篇,以诗入戏,同时又安排了一位说书人穿插讲述,兼具典雅之意、通俗之趣。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则以现代人的视角来追忆苏东坡,它简化了叙事,并不追求塑造一个完整的苏东坡形象,甚至无意勾勒苏东坡的某个性格特征,通过15首诗词开掘其精神世界,在诗词之旅中进行对历史的追问。该剧的舞蹈语汇十分丰富,同时又使舞蹈与戏曲、古琴、绘画等艺术媒介交融,不过,该剧对叙事的处理以及多种艺术语言的杂糅却造成了口碑的两极分化。可见,如何用国际通用的艺术语言讲好东坡故事依旧是一道难题。

当代戏剧家的创造和创新使苏东坡的形象在当代舞台上焕发新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历史上只有“一个”苏东坡,但戏剧家基于自己对历史、对文化、对戏剧的理解,塑造了独属于自己的“这一个”苏东坡,这是另一重意义上的“集体创作”,赋予了苏东坡这一形象新的气质与内涵。

塑造属于我们时代的苏东坡形象

用当下的流行语来说,苏东坡是自带流量的热门IP。在年轻人非常活跃的网络文化社区,以苏东坡为题材的视频层出不穷,但这种碎片化的表现形式并非戏剧艺术的特长和追求。对当代戏剧家而言,选择了苏东坡不等于找到了流量密码,如何以戏剧方式讲好东坡故事,用现代精神重塑苏东坡形象,并表明当代人的艺术态度和文化立场,不仅是戏剧创新的问题,也关系到以苏东坡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能否在新时代语境中被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