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件石磨,展示农耕文化(辽阔的大地 多彩的非遗)
图为赵氏石磨博物馆展厅展示的传统石磨和石磨文创产品。
受访者供图
“家家有石磨,村村有石碾。”在吃粮靠磨的年代,石磨是农家不可或缺的家什;随着现代化工具出现,逐渐退出“时代舞台”的石磨,如今在哪里?
在山东日照五莲县于里镇赵家辛庄村,有一座乡村博物馆,在那里,330件石磨成为展品,展示着悠久的农耕文化。
记 忆
石磨转动的声响宛如乡间小曲
雨后的山村,空气里飘着泥土香。沿着小道往村头走,遇一院落,古朴而不失庄重;抬头望,门上方,挂一牌匾,上书“赵氏石磨博物馆”。
展厅内,一件件、一排排石磨整齐置于架上,造型各异、大小不一,磨盘侧身花纹,或画红梅、麦穗,或刻福字、姓氏,有的苍劲有力,有的细腻入微。
展厅一角,一组铜色雕塑引人注目,生动还原了推磨场景:父亲两手攥住磨杠,身体微前弓、迈出小碎步;母亲端着簸箕,扬米去糠;及腰高的孩子,手握煤油灯,紧盯磨台。
“这组雕塑有我童年时的影子。”赵氏石磨博物馆馆长赵洪祥轻抚磨盘纹络,儿时记忆历历在目。
五莲多奇峰,石材资源丰富,与石磨渊源颇深。“我们县石磨制作匠人辈出,石磨行销各地。”赵洪祥介绍。
在没有现代工具的年代,粮食往往要经过石磨研磨,变成面粉、糁子后才可食用,因此石磨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工具,制作技艺至关重要。
赵洪祥的手艺历经家族7代传承。在赵洪祥看来,儿时记忆里石磨“吱呀吱呀”转动的声响,是最动听的乡间小曲。他的祖上是五莲县七宝山的一名石匠,擅长刻碑、制石磨,并将技艺传给后代。
赵洪祥的父亲是家族技艺第六代传承人。石磨磨粮,费时耗力。以前,父亲白天要下地劳动,只能在晚上点灯推磨。
“夜里,磨盘咕噜地转着,中间的缝隙‘吐出’白花花的细粮。我在旁边趴着等,时常听着声响、嗅着米香入睡。”赵洪祥回忆,“石磨转起来,意味着庄稼人的日子有了奔头。”
办 馆
330件石磨来之不易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赵洪祥渐渐长大成人,可父亲的头发白了,家里的磨盘由厚变薄,磨齿变钝变平,更好用的现代工具出现了,使用石磨的人越来越少了。
“村里经常看到被遗弃的石磨,有的当台阶、垫井台,令人惋惜。”赵洪祥感到难过,在他看来,石磨不是一件简单的器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伴随着我们的祖辈度过了风风雨雨,珍藏着宝贵的农耕记忆。”
作为家族技艺第七代传承人,赵洪祥刻苦磨练技艺。2021年,他成为日照的五莲石磨加工技艺项目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此时,他深感重任在肩:“不但要传承非遗手艺,也要传承石磨文化。”
同年,山东成为全国乡村博物馆的试点省份,鼓励各地深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老字号等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推动乡村博物馆建设。“石磨曾陪我们‘同甘共苦’,就算现在没有了‘用武之地’,也不应该被随意丢弃。”于是,赵洪祥决定将自家小院改造为博物馆。
在乡间建博物馆,资金有限,怎样办出特色?赵洪祥的定位是:不求“高大上”,但求小而精、有“土”味,扎根乡土、浸润人心。
石磨从何而来?带着办馆的心愿,赵洪祥与父亲骑车四处寻觅,把散落在乡间的石磨一件件收集起来。“起初,收集范围限于本镇,再到本县。可我们慢慢发现,收集的石磨种类、花样单一,材质基本都是本土绿砂岩,花纹、造型也大同小异。”赵洪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