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上的暖心场景(聚焦残奥会)(2)
在伊夫林省圣康坦自行车馆,每当有中国队选手在场内竞逐,总能在场边看到教练李鹏的身影。他一只手掐着秒表,另一只手用力挥舞,大声呐喊为运动员加油。
“我会告诉队员每圈用时,也会提醒他们调整身体姿势,把风阻降到最低,把速度提得更快。”李鹏说,从教练组到队医、器材维修师,团队上下拧成一股绳,为了共同的目标全力以赴。
和李鹏一样,很多教练为残疾人体育奉献着自己的汗水和心血。羽毛球队教练张先明从2001年开始执教残疾人运动员,见证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由弱到强;田径队教练孙宝权针对不同队员的特点因材施教,“给孩子们多一点机会和耐心,他们会给你带来惊喜”;巩秀红退休后开始担任轮椅击剑队教练,她总说队员们激励着自己,“和他们在一起,感觉自己也充满了朝气。”
残奥会赛场上,一幕幕场景令人感动。
通过一根引导绳,视障运动员何珊珊和领跑员游俊杰在赛场上并肩而战、全力冲刺,最终夺得田径女子1500米T11级银牌。
领跑员是视障运动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磨合,何珊珊和游俊杰已经配合得十分默契。“我百分百信任他,是他让我跑出精彩人生。”何珊珊说。而游俊杰也从何珊珊身上学到很多,“她直面困难、勇敢向前的精神令人敬佩。”
盲人足球是五人制项目。作为赛时队伍里唯一视力健全的运动员,守门员身兼多职。除了守好球门,还要在防守时向队友发出声音提示,进球后将场上的队友集结起来,退场时走在队伍最前面,让队友搭着自己的肩膀排成一列离开。
“赛场上,我站在队伍最后,做大家的后盾;赛场外,我站在队伍最前,保障大家的安全。”中国盲人足球队守门员吴利民说,“我们是队友,也是家人。”
携手前行
“残奥会就像一个大家庭,把人们凝聚在一起”
残奥会为残疾人运动员搭建起展示风采、追逐梦想的平台,也成为人们了解残疾人潜能、凝聚奋进力量的良好契机。
每逢大型赛事,交换徽章都是人们喜爱的环节,巴黎残奥会也不例外。在残奥村,中国队举重运动员谭玉娇向记者展示了交换到的徽章。一枚枚徽章设计精美,充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元素。“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熊猫徽章、龙年特别款徽章很受欢迎,大家争着要交换。”谭玉娇说,通过小小的徽章,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在异国他乡参赛,遇到困难怎么办?埃塞俄比亚体育代表团的第一反应是找“中国朋友”。日前,埃塞俄比亚体育代表团盲人运动员的眼罩和垫片用完了。中国体育代表团收到求助信息后,很快就把物资送了过来。埃塞俄比亚体育代表团一名工作人员说:“感谢中国朋友的热情帮助。”
活跃在各个赛场的中国志愿者,也是巴黎残奥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周到的服务、温暖的笑容赢得好评。留学生章心桐主要负责残奥村轮椅击剑训练馆的服务保障,“每一名运动员身上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我努力为他们做好服务。”志愿者张心迪在主媒体中心为各国记者提供汉语、英语、法语的翻译服务,“残奥会就像一个大家庭,把人们凝聚在一起。”张心迪说。
近日,“美丽工坊 绽放巴黎”中国残疾妇女文创作品展在巴黎举行,300余件精美的作品展现了中国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风采。“残奥运动员在赛场上为祖国争得荣誉,我们也要在各自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成就精彩人生。”中国残疾妇女代表唐占鑫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5日 17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