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应避免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2)
免费阅读与付费阅读在读者上的区别由此明晰。付费阅读的重心在于“阅读”,向读者提供内容获得付费收益;免费阅读的重心则在于“免费”,通过免费、返现的手段,吸引对价格敏感的“下沉市场”用户,将其以数据的形式转交给广告商,增加用户进行其他消费活动的概率——免费阅读实际是借网文阅读吸引新消费群体、挖掘新的消费潜力。这正是互联网时代免费的逻辑,在市场的链条中,某一个环节或许是免费的,但其指向终端行为必然是付费的。所以,聚焦“下沉市场”用户的免费阅读实际并不会挤占付费阅读的市场,恰恰相反,免费阅读扩大了数字阅读的增量市场,改变了用户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文学带来了更多潜在读者,围绕这些新读者进行的创作则进一步改变了网络文学的内容生态与创作机制。
写作重心强调对读者即时注意力的争夺
免费阅读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平台必须尽可能多地提高读者的阅读时长,也即“用户留存”。但正如前文提及的读者画像,免费阅读吸引来的读者大多阅读行为较为偶然,阅读习惯也偏向碎片化。付费阅读下成长起来的网络文学,通常较少地遇到这样的难题,因为VIP付费制度将读者的阅读习惯培育成消费逻辑与情感逻辑的结合,读者愿意为特定的作品付费,自然习惯于系统化阅读长篇内容。长达数年地热情“追更”上百万字的作品,这正是付费阅读带来的独特“养文”“养作者”模式。相对而言,免费读者没有这样的“忠诚度”,这也就使得免费阅读平台对网络文学创作提出了不同要求。
免费阅读平台上很少能够看到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式的传统网文。与之相反,平台最受欢迎的作品大多节奏紧凑,由多个精彩凝练的快感情节连缀而成。这对作者的创作构成了新的挑战。在过去,为了写一篇受欢迎的长篇网文,作者必须在故事结构上下足功夫,情节环环相扣,才能引得读者手不释卷,欲罢不能。怎样做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是每位作者的必修课。然而,免费阅读对读者即时注意力的争夺,便要求作者将写作的重心转移到精彩情节、有趣桥段的高效创作上。
当然,免费阅读自带的算法推荐机制对作者创作实现了有效的辅助。免费阅读平台为了更好地向读者进行个性化榜单推荐,通过对读者搜索、阅读等使用信息数据的拆解、重构与二次计算,将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各类情节,被提炼凝结成了无数个“快感标签”。免费阅读的创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正是围绕这些标签进行的。
不过,免费阅读取消了付费阅读中读者支持、供养作者的情感联结,作者的收益依靠平台的广告分成,读者的用户黏性亦附着于平台,这无疑造成了免费阅读中作者地位的下降。再加上免费阅读的不少读者对作品质量要求不高,作品及其作者也就呈现出较强的可替代性。近年来,人工智能写作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免费小说平台也推出AI写作助手,这固然为作者带来了相当大的创作便利,但也造成作者群体的恐慌——AI写作是否会在未来取代绝大多数的网文作者。这一担忧在围绕数据进行创作的免费阅读领域,无疑更容易成为现实。
应将算法优势和文学创造相结合
无数实践证明,抢占技术先机,固然能快速收割红利,但没有优质内容做支撑,运行模式必然无法持久。随着免费阅读模式的不断成熟,平台也意识到不能单纯靠算法吸引用户,而开始思考如何将算法优势和文学创造结合起来,让好的故事抵达更多读者。
值得注意的是,免费阅读的读者群体中涌入了大量年轻人。成长于互联网文化环境中的年轻读者,对获取信息的即时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于是,免费阅读的作者创作在满足原有不同标签的快感需求时,开始强调“热门话题”与“创意设定”。这集中体现在充满想象力的“脑洞文”等新类型,小说强调情节的创意与时效性,经常与热点资讯结合,即时更新。在免费阅读平台,一些作品凭借着对当下热门话题的文学式回应,往往能够以几万字的更新内容,迅速获取超过百万人次的阅读数,这是付费阅读模式下无法想象的,这也正是免费阅读的独特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