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创作与修改、评估有了“智慧”帮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生成剧本初稿、缩减科研周期、构建智慧工厂……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辅助高精尖的科学研究,还是在视听创作上的应用,人工智能已经展现出强大效能,加快赋能千行百业,为创新创造开辟了新的空间。本期报道关注电影创作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呈现人工智能在文化产品生产方面的巨大潜能。
——编 者
不久前,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这是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影创作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平台的发布为中国电影未来的创作生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引发行业内外关注和热议。
实现从灵感到故事的快速生成
从一个灵感起步,设置主题、类型、背景、氛围、人物、情节、高潮等十几个维度100余个参数,引导编剧填入自己的想法,由大模型实时生成故事情节,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生成类型片剧本初稿。
过去不可能发生的事,眼下已经成为现实。“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以汉语电影专属大语言模型为AI底座,目前已完成“剧本初稿生成”“剧本修改打磨”“剧本多维评估”等3个子系统。“剧本初稿生成系统可以从输入创意开始,生成一个4万字到6万字的剧本;剧本修改打磨系统可以对成稿剧本进行快速打磨修改。”西影集团AI实验室首席规划师锁言涛介绍。
剧本创作是影视行业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中国电影创作中较为薄弱的一环。西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文涛表示,研发“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的初衷,就是希望做出一个科学的、多维度的、客观的剧本评估系统,让系统看懂剧本、提出意见,进而方便创作者修改。
剧本多维评估系统目前能够在2分钟内理解5万字的剧本,并生成1.3万字的质量评价报告。但艺术赏析见仁见智,如何衡量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给出的评估?
锁言涛认为,对于美的鉴赏,人类其实有普遍的共识,“比如黄金分割就是美的一种标准。符合黄金分割的艺术作品就会使大多数人产生美的感受。我们开发这个系统的目标就是针对叙事性强的、强剧情的商业类型片,评估其质量能否达到基本标准。这需要大量的指标参数共同作用,形成针对特定文本的质量评估”。
锁言涛介绍,系统研发团队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评估系统提供的修改意见,绝大多数是符合创作者心理预期的”。
提高剧本品质和电影创作效能
“电影是一种传输媒介、交流载体和沟通方式。中国电影能不能‘走出去’,取决于讲故事的技巧和品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剧作家的助手,将帮助他们完成剧本,大大提高创作的效能。”赵文涛说。
据介绍,“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的界面设有很多窗口。剧作家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大纲,辅助创作平台可以即时评估某段文字的描述有没有问题,是否符合电影格式。这和传统的创作方式、创作环境大不一样。
电影监制、导演黄建新指出,在过往的操作中,一个剧本的梗概出来后,业内要认定它的风格、市场方向,分析它的制作预算,一般会开3次10人讨论会,也就是用30个人的视野来讨论定向。修改一个剧本,编剧基本上需要几个月时间,而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剧本的浏览速度和修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