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创作与修改、评估有了“智慧”帮手(2)
“我们在做投资选择的时候,如果论证过程拖了几个月,可能观众的关注度就转移了。”黄建新说,“某一类型的电影这个时期还卖座,过一段时间就可能出现观众流失,这是因为观众的审美注意力转移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开发有助于在技术层面保证在一个审美周期里准确地创作出好品质的剧本,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黄建新认为,从这个角度看,西影集团此次发布的平台算是一个先行者,“一定有人把优秀的剧本拿来跟平台进行比较。但技术的迭代有一个过程,先行者总是值得尊敬的”。
此外,不少业内人士还谈到“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中“汉语”二字作为关键词发挥的作用。“‘汉语’不仅是电影创作使用的语言,它还代表着中国人的哲学和审美。”黄建新说,“比如在西方人的话语体系中,有时候他们听到某段话会流泪,我们则不会,我们听到某句话会哈哈大笑,他们则不会。这就是母语的独创性。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发中,将汉语作为关键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
积极拥抱新技术而非完全依赖
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电影创作者还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吗?赵文涛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时,必须输入一个创意点去触发它,这个‘火花’特别重要,它是什么样的,就代表着你的想法是什么样的。这就避免了有人认为机器写的剧本千篇一律。如果你对生活没有感受,机器和系统也无法替代你去生活、去感悟。尤其对于现实题材作品而言,倘若电影创作者对生活没有真正的认知和理解,就不会产生好的灵感,系统也就无法给出一个优质的剧本。”
赵文涛在与国内许多年轻电影创作者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并不抵触,也不担心自己的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相反,大多数人对科技抱有极大热情,迫不及待想投入对新技术的学习和使用中。
“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一经发布,让更多人看到了汉语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电影创作中的巨大潜力。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人都可以成为剧作家呢?
电影《我的姐姐》编剧游晓颖近期试用了“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当你在创作中缺少想法时,系统可以提供启发。我认为系统会对类型化叙事带来较大帮助。”游晓颖说。
但她同时也认为,辅助平台无法替代编剧本身,“创作中的下意识或者直觉,是人工智能很难捕捉到的,也难以被完全数据化和规律化,而这一部分恰恰是创作过程中很迷人的存在,是传统创作要保留的一个空间”。
游晓颖还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的往往是常规逻辑上的讲述,在此基础上,创作者反而应该去进行突破,“常规性讲述提供的可能是常规答案,但未必是最好的答案”。
电影《封神三部曲》的编剧冉甲男也试用了“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她认为,平台在新手编剧的创作中能够提供较高的辅助性优势,同时也能对剧本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有助于进一步调整,“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它,因为它是去个性化的、最通用的。如果一部作品要投入市场,真正让观众喜欢,一定要有个性”。
冉甲男以《封神三部曲》为例说明,“原著小说有大量的细节需要提炼,在这方面我们花了很长时间,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极大提高这方面的效率,但是创作中的决策还是要靠人完成”。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4日 12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