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花的芬芳”浸润心田
来到乡村,修缮过的古建筑诉说着乡土文化的悠久,新建的村史馆承载着村民们的集体记忆;走进城市,街道转角处的艺术空间展示着现代艺术的感染力,博物馆丰富多样的展陈诉说着城市的历史与未来……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人们总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延长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开放时间、向基层选派专业文化干部和文化工作者18.7万人、《只此青绿》《新龙门客栈》等热剧点燃群众的剧场热情……日前文旅部新闻发布会上,一组组数据和现象反映出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公共文化机构应如何更好承担责任,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如何拥抱新技术、迎接新趋势,优化文化产品体验?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分享了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打开思路 文化服务功能更多元
11月1日约下午4点,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馆门前,人们排起了长队。他们并不是在等待入馆参观,而是在等待主展馆华夏古乐厅即将开场的音乐会。
去博物馆听音乐会?事实上,这样的场景在许多文化场馆可以见到。它们在发挥职能的同时,不断探索自身文化服务功能的边界。钟、瑟、骨笛等乐团主要乐器,都是在河南博物院古代乐器文物展品的研究基础上复原的。在这场演出中,观众不仅享受了美妙的音乐,更听见了历史的回响。华夏古乐团年均600场的演出是河南博物院探索文化场馆多元服务功能的实践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介绍,针对不同观众群体,河南博物院还推出主题研学、公益讲座、文创活动等不同项目,让博物院成为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熏陶、获得文化体验的综合性公共文化场所。
同时,马萧林坦言,文化机构的服务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向青年群体靠拢。博物馆中,年轻人的身影无处不在,约“搭子”逛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社交新方式。年轻人的这些行为无一不展现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知识渴求。文化机构应更重视年轻群体的诉求,为其打造学习、社交、生活的空间,助力年轻一代树立文化自信,为他们提供面向世界、拥抱未来的重要精神支撑。
在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文化的种子正以“孺子书房”为载体,播撒在公园、社区、乡村、企业等区域。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师范学院教授程丽芬介绍,孺子书房是南昌市公共图书馆向基层延伸的举措,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公共阅读空间,基本位于人口密集或人员流动大的区域,方便群众借阅书籍。孺子书房在保留传统阅读体验的同时,还开展数字化建设,提供电子图书、自助借还书、智能导航等服务。程丽芬认为,孺子书房作为公共阅读空间,能满足群众获得信息知识的基本文化需求,同时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居民归属感,进而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文旅部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合理规划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文旅部门打造了近4万座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马萧林建议,博物馆、图书馆等作为公共文化机构,还可以注重传承历史与启迪未来的引导,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公众提供定制化、品牌化服务。
新风引领 文化产品体验更优质
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功能日趋多元化,满足了更多群体不同的文化需求,提升了服务群体覆盖面。“量”扩大了,“质”如何提升?新技术正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强劲引擎,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新场景,给人们提供了更多体验方式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