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海底的记忆(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11-29 06:31:01
浏览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航海环境复杂,福建地区沉淀出丰富的水下文化遗存。上世纪80年代末,福建省大力发展水下考古,从田野到水下,从被动发掘到主动发现,一代代考古工作者在这里接续奋斗。日前,本报记者走进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听水下考古工作者讲述他们的故事。

  ——编  者

  300多年前的一个秋天,一艘满载青花瓷的船只从中国东南沿海起航。如果航程顺利,它将穿过马六甲海峡,在当年底将一件件精美的瓷器送到欧洲市场,然后再重新装满货品,于次年返航。

  然而,船在出发不久后就沉没在福州平潭的一处海域。直到300多年后,在水下考古工作者的挖掘下,这段历史才得以揭开,1.7万多件青花瓷重新问世。

  这就是平潭“碗礁一号”古沉船的故事,也是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队员心中的高光时刻。自1989年起,福建水下考古事业伴随着中国水下考古的发展而兴,35年来,29名水下考古队员从福建走出,在更广阔的水域挖掘出一个个新的故事……

  从田野到水下

  见到原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现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所长栗建安时,他刚风尘仆仆地从一个项目进展工作会上赶回来。年逾古稀的栗建安,是我国最早一批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如今,他仍在为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忙碌着。

  1989年,我国开始进行系统化的水下考古人才培养。水下考古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我国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就是从各地田野考古队员中招募的。当时,担任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的栗建安主动报名,通过选拔后成为第一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的班长。

  3个多月的培训里,栗建安等11名学员一边学习水下考古方法,一边进行潜水训练。水下考古方法与田野考古基本相同,如勘探遗址、布设探方、拍照测绘、提取文物等,对学员们来说并非难事。真正难的是下水,即使掌握了基本的潜水技巧,距离能开展水下考古,还有很大差距。

  1990年春节刚过,栗建安和学员们来到福建省连江县定海湾边,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水下考古实习。

  套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准备就绪,栗建安下水了。在水下开展考古工作,比他想象中要更难。与影视作品里五彩斑斓的海底场景不同,实际的海底常常是漆黑一片。手电筒的灯光投射向前方,水下考古队员们只能在有限的能见度内开展工作。冰冷的海水、失重的躯体、有限的视野、随时可能变化的海况……除了客观条件上的困难,他们还要克服内心的恐惧。

  没有办法,只能反复训练。实习一个多月后,栗建安顺利毕业。“从此,我成了一名真正的水下考古工作者。”栗建安说。

  开展抢救性发掘

  平潭,福建省水下考古基地在此建立。19年前,也是在这里,栗建安参加了平潭“碗礁一号”的现场发掘。

  栗建安不会忘记自己第一次见到“碗礁一号”现场时的场景——海面上,10多艘船只杂乱地停放着,全都是前来围观的渔民,一些破碎的青花瓷片漂在海面上。那一刻,栗建安体会到水下考古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005年6月,由多地水下考古工作者组成的水下考古队正式驻扎平潭,开始对“碗礁一号”进行抢救性发掘。栗建安全程参与了这一项目,还带去了一个人——现任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羊泽林。当时,羊泽林刚从第三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结业,那是他第一次正式参加大型水下考古项目。

  发掘工作中,工作船停在遗址边,考古队员两人一组下水,对沉船开展布探、测绘、拍照、录像等工作。而岸上的考古队员则要对打捞上来的物品进行泥沙冲洗、淡水浸泡,完成初步保护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