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思想的时代价值(4)
哲学是什么?其根本的关注点就在于对天人关系和古今关系的探究,我们可以借用司马迁所言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强调古和今的关系,既要知“常”,又要达“变”,所以会讲到历史的连续性和时代的关联性的问题,常与变是相反相成的关系,所以,我们既要有文化传承,有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也要适应时代而有所创新。
多维视角和单一化思考
多维视角、多重观点,这个观点是尼采提出来的。从尼采回看两千年前的庄子,他也是多维视角、多重观点来看问题。比如庄子的《齐物论》:“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恢诡谲怪,道通为一。”“恢诡谲怪”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独特性,他的殊异性,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要欣赏别人的长处,要打掉以个人自我中心、宗族自我中心,甚至是民族自我中心的这种傲慢与偏见。
人类历史上,哲学派别很多,往往是单一化的思考线索,单向度的视角看待问题。老、庄道家则是从多维视角、整体宏观和不同角度来看问题。这个议题在哲学上依然很重要。在我们的这个地球村里,很多历史和现代事例都可以给我们一个参考,来讨论这个议题。整个一个地球村,有不同的文化、民族,不同的价值取向。我们要以多维视角对这种单一化进行重新思考。
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建构一个命运的共同体。那么建构命运共同体,必然是要用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大家共融共存的这样一种思维,才有可能建立。这就提醒我们,在当下这样一个时代,大家整个地球村应该是放下各种偏见,放下单边思考,放下那种只是考虑自身的利益和只是站在自己的文化视角考虑问题,应该放下这样一种偏见,敞开心胸。《老子》六十一章说,“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两者各得其所欲”。这就是转换视角看待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
我们这个时代,如果不能形成这样的命运共同体,那么,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人类所制造的武器足以毁灭地球若干次,在人类掌握了极大的武器科技力量的情况下,需要文化之柔对科技之刚进行一番统摄和化解,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用什么来镇?用什么来化解它?用“无名之朴”,用素朴、自然,用回归到人的本心,实现彼此之间的和谐、柔和,善利万物。
有了这样视角和文化胸怀,才可能真正给人类一个共同的未来。否则,人类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智慧的话,再继续这样争斗下去,带来的可能是更大的灾难。这是需要我们觉醒的一个时代。
《庄子·齐物论》也充分展示了多维视角。庄子不但有“天和”“人和”“心和”的思想,而且主张“天乐”“人乐”“心乐”。我们的老、庄思想,具备这样一种内在文化基因、文化功能,这样一种多维视角,这种和谐的文化品格,可以给我们全人类带来和谐、带来福祉。(作者:陈鼓应,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责编:乔业琼、申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