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平台“扩容”网约车行业为何“偏爱”聚合模式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祖爽)滴滴也要试水聚合打车模式了。近日,有消息称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将在App接入第三方出行服务商,尝试做聚合平台。目前,滴滴已经和秒走打车等多家出行服务商完成谈判,第三方入口将率先在成都上线。
据知情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届时成都的用户通过滴滴App将不仅可以选择滴滴提供的快车、专车、拼车等出行服务,还可以选择第三方平台秒走打车提供的经济型出行服务。此次秒走打车和滴滴合作,双方将共同致力于通过新的合作形态、产品形态让用户更快打到车,给用户带来良好的出行体验。
另有媒体报道,滴滴和第三方的合作方式具体为:滴滴为第三方出行服务商提供流量入口,第三方出行服务商为滴滴提供运力,滴滴从第三方抽取佣金。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的对手美团打车此前曾大力推广聚合模式。今年4月,美团打车在上海、南京上线了聚合模式,接入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神州专车等主流出行服务商。用户可以在美团一键呼叫多个平台的车辆,享受到不同品类的打车服务。
5月,美团打车又增加了苏州、杭州、温州、宁波、天津、重庆、西安、成都、郑州、武汉、深圳、长沙、合肥、昆明、广州15个试点城市。前不久,美团打车试点城市再添青岛、江苏无锡、太原、广东东莞、广东佛山、福州、厦门、北京、大连、哈尔滨十城。
此前,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哈啰出行等企业也相继推出了聚合打车模式。为何网约车平台“偏爱”聚合模式?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顺风车乘客遇害事件后,各地政府要求网约车平台全面合规化,但由此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各家平台运力的锐减。记者了解到,交通出行有潮汐现象,早晚高峰、节假日期间打车难,这是供需的极度失衡造成,而借助第三方平台的运力,此类问题可以得到缓解。
陈礼腾表示,聚合模式的优缺点都很明显。运力是网约车发展到现阶段最核心的能力,网约车时代和出租车时代相比,运力供给增加了。所以,平台本质上缺的不是流量,而是供给。如果聚合模式的平台本身不拥有自营车辆(运力),核心竞争力就不在自己手里,平台可能成为空中楼阁,空有流量。
此外,接入第三方出行服务商后的平台管理也是一个问题。不过,聚合模式不用投入车辆,也不用运营车辆和司机,能够节省成本。目前来说,各平台都在探索该模式,下一步发展还需要时间检验。
“最重要的不是什么模式,而是政策应该有弹性,以免陷入‘不管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加强监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能过于严苛。门槛过高,没有了运力,老百姓(603883)打不到车,多少聚合平台都是无米之炊。”陈礼腾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