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元罚款没问题 全面清退“马甲车”恐怕滴滴做不到
顾名思义,租来的本地车辆符合滴滴对营运车辆的基本要求,相当于为营运行为披上了看似合规的“马甲”,但由于租车者往往是外地户籍人员,遭遇运管部门执法检查时,“马甲车”属于非法营运范畴,仍要接受扣车罚款等行政处罚。
汽势Auto-First于近日走访了北京一家与滴滴签署正规合作协议的租车公司,公司负责人谢某(化名)表示:“没有犯罪记录,无重大交通事故,无一次性扣12分,驾龄满三年,满足这四点就可以签约租车,车是挂靠在公司名下的,都合规,但一般来说都是非京籍司机来租车跑快车,所以遇上运管检查,也得挨罚。不过不用担心有损失,所有租金和罚款都是公司给垫付,然后滴滴公司再全额给我们报销。”
探访过程中,正巧偶遇一名前来续约的快车司机,其签署的租车营运协议长达十页左右,且格式正规,但看似正规的合约以及相对严格的租车审核程序,并不能让“马甲车”跻身合法运营行列,而使用“无车加入”的快车司机群体也并未能成为合法的“正规军”,充其量只是从“黑司机”升级成为了利益稍受租车公司保护的“灰司机”。
在汽势Auto-First看来,对于滴滴而言,审查“马甲车”在技术层面并不难,但下定狠心将其全面清退,却难于登天。
“租车跑快车这业务合作去年开始的,就是因为本地车加本地人这要求太严,没人跑快车了,滴滴也没钱赚了,就是要保证运力充足稳定才开的这业务。我们往外租的车4600-5200块一个月,我们买车,还得租指标给车上牌,一年也是一万多块,还包保险保养维修,根本不赚钱。但协议里有规定,要求司机每天保证至少7个小时车上有乘客,滴滴从快车收入里扣除服务费里分一部分给公司。”在租车公司看来,“保证运力”是滴滴的初衷。
根据滴滴以往公开的数据显示,在上海已激活的41万余名司机中,只有不到1万名司机拥有本地户籍。若要做到完全清退“马甲车”,上海市的快车数量将迅速下滑至原有数量的2%,考虑到本地车主多为兼职营运的因素,在日活订单量最为活跃的多数一二线城市,滴滴快车业务将近乎停摆。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即使在舆论质疑最为严重的2018年,滴滴也只封禁了4.3万“马甲车”和投诉较为集中的司机账户,潜台词很明确——迫于舆论压力必须整改,但做个样子可以,全面清退的损失无法接受。
在约谈会后的几天,北京这家租车公司的业务仍旧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这也再次印证了滴滴并未痛定思痛,下定决心去做全面整顿。
“灰司机”许师傅(化名)是山东冠县人,来北京做专职快车司机已四年有余,一开始使用自家山东牌照车辆跑快车,加之当时快车奖励还算丰厚,月收入在16000元上下。“那时候进京证手机上就能办,挺方便,而且当时滴滴发优惠券多所以快车的活也多,现在是真不好干喽。”一年前,迫于运管检查力度加大,许师傅只得选择租车拉活。面露无奈表情的许师傅给自己算了一笔账:“早6点出车,夜里11点收车,每天大概拉35-40单,运气不好500块,运气好能拉800,刨了油钱不到200,租车钱160,每天能赚300多点儿,一个月一天都不休息,限号那天就在5环以外跑,也只能有一万左右的收入。”
面对高昂的成本,赵师傅(化名)则选择了父子俩共用一辆“马甲车”跑快车。“白天我拉,儿子夜里拉,一个月下来能多赚3000左右。现在比较麻烦的是开始接单的时候需要刷脸,所以每次儿子出活儿我先得帮他刷脸开始听单他再走,滴滴后来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安全,但我们只是为了多赚点儿。”近日,滴滴公布了司机防疲劳驾驶规则,规定司机每4小时必须休息20分钟,再次强调了营运工作中“安全第一”的原则,赵师傅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但还是叹了口气:“哎!这么一来每天至少又要损失一个多小时,钱又少了点儿。”
在接受汽势Auto-First采访的几位“灰司机”看来,原本滴滴扣除的27%服务费用已可理解为出租车行业的“份儿钱”,加之必须负担的油费,这样的成本尚可接受,但本地牌照车辆的租金无疑再次加重了快车司机的成本负担。如果被运管查扣车辆,虽然费用将由租车公司垫付,但扣车停运期间,“灰司机”将失去工作机会,无异于暂时失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汽势传媒。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