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合作,开拓乌干达农民脱贫新路径(2)
苹果砧木良种繁育是指在苹果树的砧木部分进行育种选种,培育出的新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等特性。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爱德华选用了适合自家果园的砧木品种,并将其应用到苹果树的种植和管理中。经过实践,他发现果树的生长状况良好,果子的品质和产量也明显提高。
现在,爱德华的果园收益成倍增长,日子越过越好,家里不仅翻新了房子,还添置了电视机、电冰箱等电器。“中国专家手把手指导我们,他们为乌干达果树种植业发展作出的贡献令人敬佩!”看着果园的丰收景象,爱德华满脸笑容。
在2012—2014年、2016—2018年两期合作项目推动下,中国苹果砧木良种繁育技术在乌干达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数量目前已达到150万株。据乌干达媒体报道,仅在卡贝拉项目点,就有数千名果农受益。经过中国专家技术指导后,卡贝拉项目点果农的收益总体比之前增加了5倍。
针对乌干达缺乏储水装备和技术的现状,中国专家还开发了“坡改梯”,并建设天然集雨工程,改造面积达4000平方米。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报告显示,在中国专家指导下建设的示范果园,优质苹果占比高达90%,不仅单枚苹果的重量增加了,整体品质也大大提升。“多亏了中国专家,果园产量有了大幅提高!”当地果农约瑟夫的开心溢于言表。
“吸引更多农业企业到乌干达投资兴业”
在距离坎帕拉北部近3小时车程的卢韦罗区,一大早,当地农户詹姆斯匆匆吃过早饭,便拿上纸笔,出门赶往水稻旱育秧技术培训活动现场。
当天,南南合作项目卢韦罗驻点的中国专家讲解了节水抗旱水稻新品种WDR—73:“与传统水稻相比,WDR—73在有水灌溉的高产田可节水50%以上。在低投入情况下,WDR—73也比当地品种高产30%以上。”詹姆斯把专家提到的方法和数据认真地记录下来。“中国专家从我们的实际需要出发,真心实意帮助我们。改良后的新水稻品种将带来更大丰收。”
今年1月,由第二期合作项目筛选的WDR—73在卢韦罗中乌农业合作产业园喜获丰收,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目前,中国专家正继续开展水稻新品种WDR—57的相关研究。
乌干达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数据显示,乌干达70%以上的人口以农业为生。前两期南南合作项目切实提高了当地农业、畜牧业和渔业产量。第三期合作项目乌干达协调员彼得·穆因博介绍,项目旨在将农业生产商业化,目标是增加乌干达农产品对海外市场的出口。
张小强表示,第三期合作项目主要借助中乌友谊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乌农业合作产业园两大平台,更大范围推广中国技术。“希望这一期项目能够进一步推动中乌农业贸易和投资合作,将乌干达优良农产品更多推向国际市场,同时也吸引更多农业企业到乌干达投资兴业。”
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贝丝·贝克多对中方多年来向南南合作项目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强调,该南南合作项目的成功经验在于,中乌两国政府对项目高度重视并予以大力支持,在实施过程中主动同两国发展目标对接,极大促进了乌干达经济社会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7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