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万里长城 赓续中华文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5-21 04:03:01
浏览

手拿登山杖,背着双肩包,八达岭长城管理处长城文物管理科负责人黎海权大步朝山上走去,时而停下脚步,检查墙体是否出现开裂、鼓闪等问题。黎海权是北京延庆区东关村人,这条巡护长城的山路他已经走了30多年。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离不开人的力量。近年来,长城保护与研究的力量日益壮大,一代代长城保护员接力守望、积极创新,汇聚起保护长城和传承文化的坚实力量。

5月13日一大早,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长城保护志愿服务队队长张鹏打开天气预报软件,查看风向、风力后,确认天气利于无人机起航,开始长城保护巡查工作。

山海关长城保护志愿服务队由10名队员组成,有村干部、长城研究者等,他们都是在长城脚下长大,对长城都有浓厚的情感。作为新一代长城保护员,他们利用无人机、大数据、专业软件等科技手段守护古老长城,成了长城巡护的一道新风景。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分类保护原则,充分理解长城形制特色、价值内涵,注意局部点段与长城整体的价值关联,将长城价值研究工作贯穿长城保护项目始终。”河北省文物局局长罗向军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有1142名长城保护员,均配备巡查装备,进一步提升了巡查能力。

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的秦汉长城遗址,今年61岁的长城保护员韩根柱正进行日常巡护工作。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现存长城类型较为丰富的地区,共有战国赵北长城、秦汉长城、汉外长城等4种,共1007公里。30名文物保护工作者和50名义务长城保护员守护着这一带的长城遗址。

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各地不断创新长城保护方式,长城的保护状况持续改善。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21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提出,着力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角山山麓,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典雅大气。这家博物馆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一号工程”。“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目前正在加紧进行展陈作业以及小小讲解员和志愿者招募,开馆之后将更好地为游客服务。”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副馆长郭颖说。

4月26日,坐落于水上长城九门口长城脚下、位于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的九门口长城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博物馆涵盖了长城历史、发掘现场景观复原等多个板块。其建成标志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辽宁不断加强长城文化的宣传展示,积极推动文旅融合,让更多人走近长城、了解长城、读懂长城。

活  化

数字技术赋能,让长城可“云游”、可体验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内,两台电脑实时显示着居庸关、黄花城等8个长城点位的气象和振动等信息。

“对长城进行形变、残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评估墙体的损坏程度,为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北京建筑大学城市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副教授刘飞介绍,监测数据还可以用于制定预防性措施。

千百年来,受自然侵蚀风化、人类生产生活和历史环境变迁等多重因素影响,万里长城许多点位已损毁,有的濒临垮塌,有的地面部分消失殆尽。

要治“病”,先找“病因”。过去4年中,刘飞带领团队在北京市怀柔区、昌平区开展了长城环境振动灾害监测工程,在延庆大庄科长城进行墙体研究性修缮工程——数字化信息采集项目。在居庸关长城安装北斗监测设备时,近乎20米的高差让安装工作异常困难。工作人员背着沉重的设备,一点一点挪到安装位置。安装设备、调试参数……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忙碌,当看到后台呈现正常运行的曲线时,刘飞和同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