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舍翻新产业植入 浙江遂昌“空心村”转身“网红村”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6-01 21:24:42
浏览

  中新网丽水6月1日电(记者 奚金燕)在汹涌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部分的中国乡村被时代所“遗忘”,浙江省遂昌县龙洋乡茶园自然村也不例外。曾几何时,这个生态优美、清幽古朴的村落因偏僻落后,乏人问津,成了被“遗忘”的“空心村”。

  而如今,因为一个“乡村活化”项目,茶园村奇迹般地“活”了过来。旧舍翻新、荒地重耘、产业重整、村民回流……在乡村振兴之风的吹拂下,拥有400年历史的古老村落茶园村,焕发出了新的风采。

黄泥房和远山云雾构成了一幅水墨画 奚金燕 摄

黄泥房和远山云雾构成了一幅水墨画 奚金燕 摄

  被时代遗忘的古村落

  一场突如其来的夏雨,让整个茶园村都氤氲在了云雾之中,古朴的黄泥房、错落的茶田、参天的古树都被晕染成了一幅水墨画卷。步入其间,恍若成了画中人,此情此景让不少游客如痴如醉。

  这个位于浙闽两省交界处的古村,过去由于重重大山的阻隔,乏人问津。也正因如此,数十年过去了,这个村落依然保持着最原始的面貌。一寸黄土墙,一阶石板路,无不诉说着这座村落的古朴。

  然而,“遗世独立”也意味着发展落后。为了生计,村里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茶园村一共48户,152人,常住人口也就三十余人。有村民告诉记者,80岁以下在村里都算“年轻人”。

错落有致的茶田 奚金燕 摄

错落有致的茶田 奚金燕 摄

  转变就发生在这些年。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之下,2017年,遂昌引进了深圳乐领公司,实施了旗山侠隐活化茶园村项目。

  乐领入驻以后,和绝大多数村民签了房屋租赁合同,对村居进行重建、修缮与装修,改造成了特色民宿。经过两年多的规划建设,小山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步入其间,黄泥房、石板路、茶园等传统村落元素举目皆是,酒吧、无人超市等现代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既能感受到村庄传统风貌和生活特色,又能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舒适,不失为一个休憩身体、治愈心灵的世外桃源。

  重拾农耕文明的自信

  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之下,多地都掀起了乡创热潮,但令人惋惜的是,有的项目最终演变了千篇一律的“高端酒店”,失去了最珍贵的乡土特色。

  木土石建造的房屋、古朴的黄泥墙、烟火重重的土地庙……时至当下,茶园村却依然留有着典型农耕文化印记。记者了解到,在“活化”茶园村的过程中,这些印记是被“有意地”一一保留,成为村落独特的文化符号。

黄泥房中的无人超市 奚金燕 摄

黄泥房中的无人超市 奚金燕 摄

  此外,茶园村尚武民风浓厚,传统武术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弘扬和传承。乡村旅游发展以后,传统武术成为了茶园村的一大特色,村民将现有的拳术、棍术、枪术及箭术进行总结提炼,对武术动作进行分解和命名,并经常组织开展展示表演活动,使得茶园武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传承。

  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于长江看来,乡村振兴热潮之下,“活化”乡村应弱化功利性,注重乡村社会人文形态的重建;应注重设计,不能一味追求“短平快”。而茶园村在此方面进行了较好的实践,“即使是资本进入,但茶园村依然是茶园村,保持了它的原貌和形态,这很难得。”

  产业植入焕发新生机

  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山野菜,住的是黄泥房,如此这般返璞归真的生活让城里人趋之若鹜,也让茶园村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在过去,茶园村的农户们以种香菇、木耳,砍毛竹和木材为生,靠山吃山,靠天吃饭。2016年以前村里人均收入约9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