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沿线 如何培养商业新港口?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04 16:21:28
浏览

  从物流通道向经济走廊发展趋势明显

  中欧班列沿线 如何培育贸易新口岸?

  5月19日,伴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长鸣,满载着900吨货物的“穗满俄”中欧班列抵达广州白云大朗基地,成为广州开通中欧班列以来首列回程班列。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运、航运线路大面积停滞,中欧班列却逆势“走红”。中铁公布的数据显示,中欧班列4月总开行数量、运送货物同比分别增长46%、50%。此外,“穗满俄”中欧班列共助力639家外贸企业正常复工复产,货值约4.45亿元。  

  为何中欧班列实现逆势“高速增长”?未来中欧班列应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南方日报对话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斌,进行解读。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赵晓娜

  疫情期间不停运维持产业链上下游连接

  南方日报:新冠肺炎向全球蔓延,海运和航运基本停滞,中欧班列却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在疫情场景下,中欧班列发挥了怎样的优势?中欧班列不停运,对国际供应链、产业链有怎样的意义?

  李牧原:中欧班列本身就是一个处在增长期的国际通道,近几年来,每年会保持50%以上的增长,增长最快的是从2014年到2017年间。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延续了以往高速增长,其本质在于既有国际货运市场供需平衡被打破了,我们把它理解为一种临时的特殊现象,中欧班列扮演了一个应急通道的角色。

  受疫情影响,海运班轮大面积停驶,而航空中全货机很少,客运航线大面积停航,把一些货物倒逼到了中欧班列,因此应该理性看待这个高速增长。未来欧洲疫情平稳,海运、航运逐步恢复,国际货运市场会重新回归到过去的平衡状态,但在这次疫情中,中欧班列的价值被重新认定,会有更多的货主来选择中欧班列,其在国际通道方面的地位会有所提升。

  马斌: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不停运对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它将中国与沿线国家因海运、空运受疫情影响不能运输的部分产品安全运达,维持了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连接。不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受制于铁路运输的技术客观原因,与航运相比,中欧班列运力较低,即使开行数量大幅度增长,它所运输的产品数量在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贸易中仍然占比很低。

  但是,与海运、空运相比,中欧班列主要有三方面优势:一是班列流程方面,中欧班列运输由境内外承运商分段进行,不涉及人员检疫,这是它在疫情期间继续开行的客观基础;二是政府政策方面,疫情期间,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国际货运和物流供应链稳定工作,因此,交通运输部会同12个中央政府部门成立国际物流工作专班,全面协调解决国际物流中存在问题,海关总署、国家邮政总局等中央政府部门,以及不少地方政府都围绕中欧班列疫情期间的运行出台了鼓励政策、保障政策,这是中欧班列能够“逆势上扬”的政策依托;三是行业组织方面,国铁集团以及线路运营平台公司在相关政策支持下积极主动与市场对接,寻找和扩大货源,承接因停航、停飞而延迟的部分货物,这是中欧班列疫情期间具有抢眼表现的现实支撑。

  南方日报:我们注意到,中欧班列“重去空回”现象在疫情期间有所缓解。这对中欧班列今后发展是怎样的契机?

  李牧原:中欧班列2017年以前大概是“去十回三”的比例,2018年以后,中欧班列各公司非常注重开发境外货源和新的贸易品类,可以做到“去十回八”,这个平衡率已经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