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滦平县: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让乡亲们挣得多过得好(2)
“现在正是种植土豆的季节。土豆收完种白菜,是我们这几年的路子。”刚刚为村里采购回3300斤土豆种子的陈力很是激动,如今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大家集体种植秋葵和土豆,然后通过品牌化包装,销往全国各地。
过去,平坊满族乡虽然自然资源及农业种植基础好,但生产管理方式粗放、深加工产业链没有建立起来,缺乏品牌化运作,农产品没有附加值;周边山地虽然有着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且药材品质高,但销路没有打开。
随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开展,平坊满族乡意识到,科学化、品牌化、高品质化的现代农业和跨区域的市场推广是重点工作。
当下,已经提交商标注册的“于营有礼”品牌,让陈力和乡亲们种植的秋葵、土豆、红薯卖出了好价钱。接下来,还需要推动科学管理农业种植多出效益,升级现代农业品牌拓宽销路。
于营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污染种植,大棚种植了于营樱桃小萝卜。受访者供图
在吕晓勋的推动下,于营村于近日邀请到河北农业大学解金斗、周宏宇、潘阳三位农业专家,手把手地教给村民马铃薯种植管理和果树管护知识,向村民们讲解农业风险管控知识和降低成本方法,提升科学耕作效率。
“我们的有机农业起步了,今年将有多种品牌化的蔬菜、杂粮上市。”吕晓勋在走访了县里不少乡村后,开始利用村里的闲置大棚,种植一到三种样营养价值高、市场销路广、便于管理维护的蔬菜、水果,同时争取更多社会资源,围绕种植产品发展深加工,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补上农村现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稳步推进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改善村民们的生活条件,也成为平坊满族乡的重点工作。
这几年,村里的柏油马路通了,路灯亮了,墙体刷新了,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特别是2019年,在人民日报社的协调帮助下,平坊满族乡为滦平县岗子川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争取资金近6800万元,治理面积28.3平方公里,重点打造以于营村为主的乡村振兴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片区,解决了过去污水横流、垃圾乱扔的问题。
同时,新修的村文化室、村中心广场等地,渐渐成为村民们的活动中心,也成为孙国忠和乡亲们同村干部互动交流的场所。村卫生室也在近日接受了浙江省德清县阜溪街道捐赠的“健康小屋”和医疗检测一体机,让乡亲们不用出村就可以就近体检。
孙国忠坐在屋前说起现在的生活,喜不自胜。人民网 黄盛摄
“于营村还和阜溪街道龙胜村进行党建结对,用党建引领共同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工作。”吕晓勋认为,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把当地的农业现代化做起来,要让村庄生态更美,村民日子过的更好。
“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土地,在短短四五年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接下来,乡村振兴让俺们和富裕生活更近了。”远远望着岗子川新垒的河堤,孙国忠和陈力感慨道。
此时,初春的阳光正照在他们身上,也拂在岗子川河堤两侧等待春耕的农田上。
(责编:刘佳、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