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揭开面纱:速通长三角 慢
25日8时34分,一列带有“金腰带”的CF400BF-A16节“复兴号”列车从杭州东站站台缓缓驶出,这标志着杭州至黄山高铁(下称“杭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中国东部地区新增一条世界级高铁黄金旅游线。
杭黄高铁首班列车。 张煜欢 摄
随着杭黄高铁的开通,从杭州一路驶向黄山,快则一个半小时便可直通浙皖;而沿途的千岛湖、富春江、黄山……连串绝美山水景致,又令人不得不放慢脚步。
当日,记者搭乘杭黄高铁首班列车,随乘客一同揭开“世界级黄金旅游线”的神秘面纱。
杭黄高铁首班列车驾驶室。 张煜欢 摄
天堑变通途 浙西迈入“高铁时代”
东起浙江省杭州市,终至安徽省黄山市,杭黄高铁线路建设正线全长265公里。全线设9座车站,初期运营时速250公里。
随着杭黄高铁的开通,浙江西部的富阳、桐庐、建德、淳安等地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但要在“七山一水两分田”条件下的浙西修建高铁,显然并非易事。
一路驶来过山涉水,最为明显的体会便是“隧道多”。
杭州东站候车大厅,乘客们等待杭黄高铁首班列车开通。 张煜欢 摄
负责杭黄高铁工程建设管理的杭黄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世杰告诉记者,整个杭黄高铁施工周期为4年,在浙江省内共有71座隧道,桥梁140座,桥隧比达87%,带来了一定的施工难度。
尤其是由中铁隧道局承建的天目山隧道,长达12013米,是全线最长的一级高风险隧道,“在打通隧道时我们碰到过气体溢出等问题,但都一一克服并做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金世杰说。
突破地质条件限制的同时,杭黄高铁还将轨道质量提升到了极致。
在首班列车驶出千岛湖站后,工作人员在车厢内做了一个试验:将三瓶矿泉水叠立在窗沿上,能至少稳稳立上半分钟。
“车开得稳不稳,路的质量好坏最关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工务段助理工程师吴浩存告诉记者,衡量列车运行舒适平稳的一个重要参数叫做TQI(轨道质量指数),“这个数据越小,说明轨道质量状态越好。目前杭黄高铁浙江省境内TQI指数为1.95,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
一条高铁的畅通还需多部门合力推进。中铁气化局集团一公司杭黄项目部项目经理王胜利介绍,为保证力远动通道的提前接入,杭黄高铁采用由中铁气化局自主研发的无线远动系统,保证所有力设备处于统一监控和调度管理的状态,进一步减少了调试时间,为铁路开通提供了有力支撑。“这项铁路无线远动调试技术还申报了国家专利。”王胜利说。
在各部门同心同力下,天堑变通途,一条速通浙皖串联长三角的高速铁路由此诞生。
杭黄高铁首班列车商务座。 张煜欢 摄
“同饮一江水” 串起世界级旅游胜地
便捷的交通线网,串起了一条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黄金旅游线”。
在首趟杭黄高铁列车上,记者观察到,铁路部门为所有乘客准备了一袋纪念品,包括纪念台历、明信片、沿途特产等,其中最有特色的便是两瓶矿泉水——一瓶来自杭州富春江,另一瓶则来自黄山新安江,两江本属同一源头。
“同饮一江水”的浙皖两地,拥有着丰富的长三角旅游资源。整条杭黄高铁穿越了7个5A级风景区和50多个4A级风景区,以及十几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串起了名城(杭州)、名江(富春江、新安江)、名湖(千岛湖)、名山(黄山),形成一条“黄金旅游通道”。
寿昌舞龙、三都威风锣鼓……在建德站,浓浓的民俗风情装点着崭新的站台,吸引了无数乘客的目光。建德市全域旅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凭着杭黄高铁票到建德站,三个月内乘客都可以免费游览灵栖洞、江南大慈岩等八个景点。
而在千岛湖站,首班“千岛湖号”旅游专列满载400多名江苏游客从南京南站而来。在未来,还会有更多来自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游客乘坐旅游专列纷至沓来。
杭州火车迷沈文强不只为欣赏沿途美景而来,他和朋友一起自制了杭黄高铁首发明信片,并于千岛湖站将这些明信片寄往全国各地。“明信片上的图片都是我双休日抽空到车站拍下来的,高铁未通前只能坐大巴车前往,很不方便。现在交通方便了,这些沿途的美景也能被更多人看到。”
从山清水秀的浙西风光,到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一路景致变幻间,10时30分,杭黄高铁首班列车顺利抵达黄山北站。
“浙西和皖南是原本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相对滞后的地区,制约因素就是交通。”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先海表示,如今随着杭黄高铁的开通,这种制约性被打破,在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的同时,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增强长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