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把脉中国水资源“家底”华北平原最“干渴”(2)
“水资源承载力与压力是动态的,一定要用发展的、动态的观点认识空间均衡。”张建云强调,随着气候地理、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不断演化,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方式不断变化,水资源承载力与压力的均衡状态也将随之变化,需要动态适应以实现新的空间均衡。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在张建云看来,过去几十年,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导思想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尽可能增加供给,“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粗放利用,往往造成新的用水矛盾,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要转变思路,强化水资源的约束作用”。
“‘以水定需’是我国治水理念的重大变革,落实‘以水定需’体现了节水优先的原则。为此,首先要搞清楚有多少水、哪些水可以利用,进而搞清楚发展对水的需求是什么,对于合理、刚性的需求予以保证,对于不合理的需求予以遏制。”王浩指出。
“参照国际经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用水需求的峰值并未到来,未来1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与用水总量之间的矛盾将比现在更尖锐。”王亦楠提出,无论是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还是相对缺乏的国家,总用水量均经历了“库兹涅茨曲线”变化过程,达到用水峰值时的人均GDP基本处于15000~2000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且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共性,即农业比重降为5%左右,工业为30%~40%,第三产业在60%以上。“我国目前人均GDP和产业结构与此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更应发挥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作用,一方面要在现有水资源条件下,严格控制水资源超载区的城市规模、产业规模和灌溉规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等;另一方面要把尽快提高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作为重中之重、当务之急,也就是说不仅要强调节水优先,更要充分估计我国已经异常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形势,及早部署水资源的‘开源’。”
跨流域调水,科学引领再出发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用水需求的不均衡性客观存在,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又对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大大促进了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规划与建设。调水工程是指将水资源从水量相对丰富的流域输送到较为紧缺的流域,是调剂不同流域水量丰枯盈亏、缓解乃至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为了摆脱水荒困境,世界上很多国家采取了跨流域调水的办法来改变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总体来看,全世界主要调水工程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工程所涉区域地方经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都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予以减缓。”王浩表示。
张建云认为,调水为缺水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既缓解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危机,也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社会效益和战略意义,但调水工程涉及不同流域间水资源的再分配,也打破了原有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格局。“首先,调水工程会导致流域、地区之间在用水权益上的冲突与矛盾;其次,导致流域水文过程及生态环境系统的改变,有些影响甚至不可逆转或无法弥补,因此如何预见和降低调水工程的生态环境后效性影响十分重要;最后,调水工程将不同流域‘连’在一起,涉及范围广,结构复杂,安全经济运行的难度更高,加剧了水资源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