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崖上“老愚公”(百年辉煌)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7-17 09:05:06
浏览

在贵州,人生没有行走,只有登攀。

在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自治乡草王坝村,一位老人与大山斗了一辈子。哦,平正乡,这个名称叫得太不准确了!这里的耕地既不平也不正,零零碎碎,七角八歪,全都挂在陡峭的山坡上。

“石头娃”思变

黄大发,乳名石头娃,生于1935年。个头矮矮的,黝黑得像一块山岩,结实得像一棵老树。握着这位“七一勋章”获得者糙硬的手,就像抓住了树根。

草王坝村海拔800米以上,缺田缺路尤其缺水。在草王坝村,水比娘还亲。没水又缺田,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

1958年,23岁的石头娃被任命为草王坝生产大队队长,转年入了党。他没上过学,照着半本《三字经》,一个个字对着认,渐渐也能磕磕绊绊读报纸了。几年后黄大发当了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现实迫使他不得不深入思考,怎样才能改变村民的穷日子?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草王坝村最缺的——水!

水从哪儿来呢?黄大发蹬上草鞋在周边几座大山转了一圈,期望能找到水源。哈哈,终于发现了:隔着高高的太阳山和太阴山,后面一座大山上有一处岩洞,水流长年不断,老乡们都叫它螺蛳洞。螺蛳洞的水位比草王坝村高出许多,如果开一条渠把螺蛳水引到村里,全村的命运就彻底改变了,白花花的大米饭就能端到桌上了!

黄大发召开社员大会征求意见。有人说,隔着3座大山那是闹着玩的?给自己留条命吧。

黄大发黑了脸:“你的意思是,咱草王坝村命中注定就该渴死饿死穷死吗?谁愿意坐家里等死?举手!”会场死一般地静。

黄大发的大舅子徐开福第一个站起来:“我干!”又有几个党员站起来:“我干!”

接着一片吼声:“支书说了咱就干,有水就能吃饱饭!”

第二天,黄大发跑到公社,把开渠引水的想法向书记徐开良做了汇报。徐书记表示支持,又说,公社太穷,但我可以给你们弄点炸药,再把别的生产队的钢钎铁锤划拉给你们用;千万保证安全。

转天,黄大发拉上徐开福,上山瞄了瞄开渠线路,当场画了一张设计草图。很简单,也就是一条线从螺蛳洞画过太阴山和太阳山的半山腰,往下直抵草王坝村。“伟大的工程”设计完了。

1963年元旦过后,黄大发率领200多村民,打着红旗,揣上洋芋和饭菜团子,呼呼啦啦上山了。工程第一步是要在螺蛳洞口垒起一个蓄水池。炸药放置好了,只听轰的一声,第一炮在洞口炸响了!湍急的山水顺流而下,大家欢呼雀跃。

“草头王”辞官

采访时我问过黄大发:“动工时你算计过要干多少年吗?”

老人说:“没算,干到哪年算哪年。我跟村民说了,咱要学学老愚公,老的死了,儿子孙子接着干。”

高山上的冬天很冷。在水源地垒蓄水池,山水冷得渗进骨头缝,三五分钟腿脚就麻木了。黄大发说:“你们没结婚的冻坏了,生不下娃娃,我可负不起责任。这样吧,有了老婆孩子的,跟我轮班上!”说着他第一个跳进冰水里。为加快进度,他们干脆不下山了。夜晚住进附近的山洞,裹件破棉衣就睡。蓄水池修起来了,黄大发指挥大家用绳子在山坡上比量着,画一条直线,然后一字排开,一手执钎一手拿锤,叮叮当当敲响了大山,从日出敲到日落。春节后,他们硬是在石壁上连凿带砌,开出3公里长的石渠。可渠沿的石块咋固定勾缝呢?他们用的是土办法:石灰加泥巴。

春节后突然下了几场大雨,山洪像海浪一样冲下来,石渠被冲得散了花,乱石七零八落滚满山坡。全村人目瞪口呆,心都碎了。黄大发血红着眼珠子大吼一声:“重来!”女人们也急了,纷纷跟着汉子上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