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部长报“环保账”:环境持续改善厚植美丽中国绿色底色
人民网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余璐)“我跟各位记者朋友报个账。”在今天国新办举行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发布会现场,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细数了“十三五”时期我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成效,并对“十四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作了情况介绍。
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部将按照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总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生态文明实现新进步,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厚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国新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余璐摄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黄润秋谈到,“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九项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阶段性目标全面圆满超额完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我跟各位记者朋友报个账。”黄润秋介绍道,大气环境质量方面,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87%,比2015年增长了5.8个百分点,超过“十三五”目标2.5个百分点。PM2.5,也就是细颗粒物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达到了37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了28.8%,也超过“十三五”目标10.8个百分点。
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由2015年的66%提高到了2020年的83.4%,超过“十三五”目标13.4个百分点;劣V类水体比例由2015年的9.7%下降到了2020年的0.6%,超过“十三五”目标4.4个百分点。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双双超过90%,顺利实现了“十三五”目标。
生态环境状况方面,全国森林覆盖率2020年达到了23.04%,自然保护区以及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另外,在应对气候变化碳减排方面,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了18.8%,顺利完成了“十三五”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入“快车道”。“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措施之实前所未有、制度之严前所未有、成效之好前所未有。”黄润秋用“四个前所未有”概括了“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如何?黄润秋谈到,今年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仍呈持续改善态势。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9%;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从“十三五”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坚决”到“深入”,背后有何深意?在黄润秋看来,两字之差,意味着污染防治攻坚战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也更高。
“下一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关键还是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就是要更好地推动我们环境治理从注重末端治理向更加注重源头预防、源头治理有效转变。”黄润秋说。
“从战术层面上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可以概括为七个字,就是‘减污、降碳、强生态’。”黄润秋指出,“减污”就是降低污染物排放,要从“提气、增水、固土、防风险”入手,进一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做好“三水”统筹,巩固和拓展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守牢环境安全底线。“降碳”就是要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强度,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强生态”就是要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