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进行时”实现“1+12”目标
人民网北京8月26日电 (黄盛)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重组、保利集团与中丝集团重组、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科、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实施联合重组、鞍钢与辽宁省最大国企本钢强强联合、中国船舶集团深入推进实质性整合……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中央企业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进入新的加速赛道,6组12家央企先后完成了资产规模大、影响深远的重组项目。
“国资委围绕‘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着力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并购、‘两非’剥离和‘两资’清退、‘压减’五项重点任务狠抓落实,有力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中央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效提升,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在25日举行的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工作媒体通气会(以下简称“媒体通气会”)上,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在中央企业集团重组过程中,资本市场普遍反应积极,各方面给予充分肯定,社会反响较好。
对此,多位行业专家向人民网财经表示,作为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中央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处在“进行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很好基础。接下来,中央企业继续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专业化整合,即将原本分散在多个央企的相同业务单元,按照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1+1>2”的目标。
战略重组与专业整合有效推进
国家管网集团通过市场化方式收购三大石油公司相关管道资产,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X+1+X”油气市场运营机制和“全国一张网”新格局初步形成;国资委集中有关中央企业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力量,组建成立中国星网集团,并将其作为第一家在雄安新区注册落地的中央企业……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推动6组12家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的同时,国资委也以相关领域行业体制改革为契机,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等方式,稳步推动中央企业之间的专业化整合。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中央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在持续推进,不仅中央企业的总数量大幅减少,而且也实现了整体绩效水平的改善,为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51家央企通过吸收合并、破产重整、对外转让等方式,剥离非主营业务252项,涉及资产共计495.7亿元。同时,截至今年7月底,中央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5级以内,法人户数累计减少超过1.8万户,减少比例超过34%。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认为,强强联合、吸收合并、剥离组建等央企重组整合的“一企一策”不同形式,实质上都是把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有利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翁杰明在此次媒体通气会上表示,下半年,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先进制造业及科技创新,突出主责主业进行重组整合。
实现“1+1>2”的高质量发展
翁杰明表示,央企并购目的不是做大,而是做强做优。下一步并购工作要更加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注重对于并购项目的风险防控和合规管理,更加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协同。
“具体来讲,将在输配电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战略性资源、粮食储备加工以及海工装备五大领域,稳步推进央企重组整合。”翁杰明表示,要通过战略性重组着力解决企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关键技术“卡脖子”、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根据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需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的行业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