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城市内涝治理?专家:坚持防治并举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8-28 09:49:01
浏览

人民网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许维娜) 今年以来,多地暴雨内涝灾害频发,城市地下空间面临不小挑战。当前,“如何有效地治理城市内涝”已成为部分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治理城市内涝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发展工程。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意见》对“十四五”时期加快治理城市内涝作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旨在系统建设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提升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管理水平,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工作,力争5年内见到明显成效。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内涝治理的“主干”力量,面临着怎样的现状?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一局局长、城市安全与地下空间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易荣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我国城市地质调查研究不足,导致地上地下空间协同统规划和地下空间竖向分层规划缺失,“浅层占满,深层闲置”的现象普遍,大多数城市面临深层调蓄空间不足、排水设施规划落后、地下空间治涝措施薄弱、应急响应和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他强调,“十四五”期间,应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统筹规划和综合治理,立足于地下空间资源禀赋和不同地质条件的资源承载力,优先安排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设施建设,构建应对极端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防治体系,切实提高城市洪灾综合防治能力。

那么,城市地下空间该如何应对挑战?易荣认为,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统筹规划和综合治理,防治并举是一项有力举措。

易荣说:“从我国城市内涝治理现状来看,需要摒弃‘重地上、轻地下’和‘重建设、轻管理’的发展模式,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设施建设、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内涝灾害应急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对策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城市暴雨内涝的抵御能力,实现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一是夯实基础,加强以地质调查研究为主导的地下空间协同规划。首先,应系统查明城市地质条件、地质环境问题,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建设适宜性,科学确定不同功能的地下设施竖向分层规划及平面布局,尤其是要重视地面自然调蓄空间、地下雨水管(渠)道、大型地下调蓄设施等地面、地下防灾空间一体化规划设计;其次,结合地面防灾设施和疏散通道的设置,通过合理有序的地下空间规划,形成点状、线状、网络状的地下防灾备灾空间,加强对地下空间出入口、通风口等脆弱部位的改造升级;最后,结合我国城市暴雨洪涝实际情况合理提高排水设计标准,科学规划地下廊道建设,避免走先地上后地下的发展老路。

二是补齐短板,加强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应加大对排水管网及附属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尤其是针对目前大城市老旧城区普遍存在的雨污混接、错接问题,排水管网老化及排水附属设施不足等的问题,应加大排水设施的建设、修复和清掏疏通工作,提升排水设施收集、排放雨水能力。另外,在条件具备的城市,可以逐步建立深层输水管道和地下雨水调蓄池,以消除强降雨引起的内涝损失。

三是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构建完善的应急联动管理机制。在城市防灾减灾、防涝减灾、治理措施、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立法。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应加强各部门协调、综合、动态管理,建立灾害预测、监测、预警、响应、处置等全过程的应急联动机制,实现灾前预案、灾中应急、灾后应对等全过程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应加强民众防灾教育的普及和防灾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熟悉辖区灾害风险、掌握逃生技能,提升民众极端灾害下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