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城市内涝治理?专家:坚持防治并举(2)
四是完善防洪标准及技术体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现行排水规划设计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修改,加强专项研究,尽快修订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和城市排涝标准,加快制定暴雨内涝控制标准,开展城市水文循环模拟及城市排水管网监测控制技术研究等,以期有效应对城市暴雨内涝灾害。
五是源头监控,重视城市风险评估和韧性建设。全面开展大中城市的城市体检工作,面对极端气象灾害的影响,科学、合理地评价洪涝灾害对城市和地下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对于下陷式立交、地铁隧道、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等内涝风险较大的城市脆弱空间,应对其规划策略、建设标准和管理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估,从空间布局、冗余设计、应急供应、恢复能力等多个方面加强其韧性建设,提高其在遭遇暴雨及洪水灾害时的韧性和适应性。
六是科技支撑,构建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实施城市内涝灾害隐患点、平原行泄洪区、古河道区洪涝、山区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与地震灾害危险源普查和详查,并利用现代物联网、高精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通信技术,建立健全综合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做好跨区域协调联动的预警网络体系。与此同时,综合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了包括空间、属性和动态实时数据在内的城市内涝基础平台,覆盖了洪水监测与预警、指挥调度、视频会议、城市内涝模拟等主要功能。
(责编:孙红丽、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