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首个周末,他们这样过!
原标题:新学期首个周末,他们这样过!
“双减”政策之后,新学期的第一个周末,少了“补课”的身影,孩子们的周末时间如何度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几组家庭,探访他们的周末时光。而对于周中课后时间的安排,家长们也有各自不同的思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婧、刘晓星、林霞虹
周末的游泳课恢复了
“双减”后的第一个周末,二孩妈妈彭女士给自己安排了一个任务——她打算专门花时间,把两个儿子周末在家的学习时间好好规划一番。
“‘双减’后孩子的自由时间变多了,可以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彭女士说,“问题在于,他喜欢的事情里面, ‘躺平’的居多……孩子可塑性强,如何利用好周末时间,还需要家长密切指导。”
彭女士的大儿子昊昊今年刚上初一,小儿子天天读4年级。刚刚经历过“小升初”,彭女士笑称自己是被竞争裹挟过的家长。她说,昊昊在5年级前,没有报过课外学科培训班。在某天,彭女士突然之间发现,周围家长都在为“小升初”奔忙。在此情形下,昊昊就报名了课外培训班。“当时昊昊课内考试常考100分,但去外面考试还有很多不会,得额外学,所以五年级时他跟得很辛苦。”
六年级的周末,昊昊会各上一节语文课和数学课,寒假又加了英语课。现在,昊昊进入了广州一所知名中学读初一。这个周末,他不用再去上英语和语文课,但会在周五晚上参加数学拓展课,周六周日则在妈妈指导下进行语文和英语阅读。彭女士表示,这个周末自己反而“有点不知所措”。“虽然没有培训班了,但该学习的还是不能少,只不过家长要代替老师的部分角色,花更多的时间做个性化陪学。”
昊昊和天天两兄弟都是游泳校队成员。彭女士决定让他们在周末恢复游泳课。“当初报班原本就是为了小升初,现在去到不错的初中,课内有多紧张还不大清楚。我想让孩子多些时间把课内学扎实。能学一次就会的知识,就不要再去课外补习班再学一次了。”
周末不“补课”,尽享亲子时光
以连接天河路、五山路和石牌东路的人行天桥为中心,周边聚集着一众教培机构。9月4日中午,正是饭点,这里一改昔日周末的热闹,往来行人中学生的身影寥寥。附近一间便利店的员工告诉记者,现在周末不能补课,来他们店里买饮料零食的学生少了很多,周中来光顾的学生也明显比往常少了。
目前,广州市“双减”工作正逐步扎实落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能面向学生(含家长)销售周末、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课程、课时包,已经销售的坚决予以清理整顿。
“双减”之下,教培机构纷纷转型、升级服务,其中不少布局素质教育产品。有行业人士表示,尽管教培机构纷纷布局素质教育类产品,但家长还需要时间适应,并不会一下子就改报此类课程。家长刘女士也直言:“我们家不会因为校外机构开的素质班多了就给孩子报名,还是要看孩子的兴趣和需求。”
“‘双减’后,孩子周末不用去培训机构上课了。”家长钟先生说。钟先生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过去,周末一共两天,他有1.5天都在奔波上课:周六上午钢琴,下午大语文,晚上篮球;周日下午到晚上是数学和英语。只有周日上午是空闲的。因为想着下午要回来上课,所以周日上午活动安排也比较简单,一般是宅在家里查漏补缺,或者就近到图书馆看看书。钟先生说,现在,孩子周日一整天空出来了。这个周日,孩子就提出来上午到广州大剧院看舞台剧。对于孩子的要求,钟先生一口答应。“之前,这样的周末亲子时光确实很难得,孩子很兴奋,我们也很高兴,以后这样的时光会有很多。”钟先生说。
没了面授班,“百科迷”快乐做手工